1.目的和任务目标
下一步这里完善
①目的:
②目标(期待的结果):休息在家,没有制定目标
2.实际结果
把老大公众号补上3个留言(写了幕布),在阅读公众号过程中,反思这近一个月的工作和昨天哥说的目标的问题。
3.亮点和不足
是以自己感受为标准的,自己感受到了不满意,就是不足,自己感受到了满意,就是亮点
①亮点:
情绪?发挥了怎么样的优势?主要收获?那些知识和能力的提升?我可以向同类人学习什么?有哪些优势是我不具备的?
今天想明白一个事情,工作表现这么不让领导满意,积极主动是表面原因,根本原因是我的完美主义!
②不足:
情绪?有遗憾吗?别人对我有批评和评价吗?他们的批评有哪些可取之处?
今天十分焦虑,因为昨天桥姐的话也让我想到《被嫌弃的松子一生》《东京女子图鉴》《东京白日梦女》的人生。我会不会在几年之后成为她们那个样子的?我想过谁的生活呢?
R直面现实
- 不喜欢成了我逃避的借口。比如说不喜欢做土地数据,其实是在逃避痛苦。
- 一直在果上努力,而没有在源头纠正我的错误。
- 好像都没有持续做过一件事情。在面对困难时选择放弃,转投其他的领域。
- 重头再来的鬼打墙人生。
- 我么有深入进去做一件事情
目标:进度导向思维
不是一下子就成为第一名的!人是螺旋式上升的,如果用图表表示:
从长时间周期来看,整体的趋势情况是越来越好的,不过放大时间轴,从短时期来看,处于波峰或者波谷。上升的趋势是投影源,周期是投影的相。而且你从这个图有没有发现一个恐怖的假象,有段期间会比刚开始的水平还要低,这个时候放弃太可惜了!
流程,我思考什么是匠人精神?先完成再完美,完成第一版的成果→得到反馈→根据反馈提高标准,迭代更高级的版本→下一次不断的成为第一名!
我感觉我的价值观因为这张图而更新!!这个图可以用来定位我的现在!
不是什么都准备好了才开始的,就是要直接开始的。有些匠人为了做好一款产品用了8年的时间,但是这款产品是做了一个版本之后再不断迭代了8年,才成为一个合格的产品的。每一次不断的提高标准。
话术:如果这件事情用最低标准完成,我要多久能完成呢?
为什么要进度导向思维?
举个这周的例子:这周的数据分析报告领导不满意,不满意在哪里,花了两个小时之久而且质量不满意。
假如我
先写过一部分,或者打好框架以后问领导是否可以,她的回复不行,那我损失得是20-30分钟。
如果两个小时再去反馈,我耽误的是两个小时的时间,在领导看来我做得慢又没有达到她的标准!
下一步行动
领导分配活→梳理思路→反馈→修改填充内容→反馈。(老大一天汇报工作两回!)
去丽丽家吃了小龙虾,转吧,七彩霓虹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