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哥哥已经13岁初二了,初一上学期好不容易养成了一些学习的习惯,成绩也看到了进步。但是之前就爱玩手机,疫情期间这一个学期,在家上网课没控制手机,现在虽然人复课了,心还留在了网络上,作为老爸我当然很焦虑很着急。开学之后不止看到了自家娃的问题,在家长群里看到不少家长也有同样的困惑。
疫情期间,孩子在家上课经常需要用到电子设备,加上尽量少接触少聚集无法参与更多其他的线下活动,导致有的孩子迷上了刷各种社交媒体,有的迷上了玩电子游戏,有的频繁与同学在线聊天,这样的情况并非个例。本来孩子就正值青春期,他们敏感、冲动、情绪化,像一颗炸弹,一点就炸。他们满身是刺,让你难以靠近。你的说教和唠叨,会让他不胜其烦;你的控制和命令,会让他更加与你疏远。然后他们真的不再需要父母的帮助了么?作为父母,我们可以如何智慧地化解这类问题呢?
一、有效沟通是拆除孩子“保护墙”的工具
面对即将成人的青少年,如果还用控制或命令等传统方式解决问题,必然会把孩子越推越远。父母首先要从控制的倾向中调整回来,再思考如何沟通。以下四步可能会帮助到你:
第一步,描述观察
它要求我们仔细留意所发生的事情,然后清楚地描述出观察结果。你可能会觉得,这有什么难的,这很简单啊!真的是这样吗?那么你来听听这几句话,是不是观察结果呢?
“他真是笨死了,最基本的公式都记不住。”
“千万不要给他手机,他根本管不住自己。”
“你最近总是回家不抓紧写作业。”
如果你觉得刚刚的三句话都是观察结果,那么很遗憾,这三句话都是评论,不是观察结果。有效沟通不是要求我们完全不作评论,而是不能将观察和评论混为一谈。因为评论比起观察更绝对化,更倾向于批评和指责,而孩子听到这些说法,很容易就会产生逆反心理。
区分观察和评论,我们可以注意这些词语,“从不”、“总是”、“经常”、“很少”,它们总是被用作评论。比如,你最近总是回家就玩手机。你从来都不收拾好自己的书包。我们可以使用如“每次”、“曾”和一些数字量词来表达观察结果。比如,我刚喊了你三次吃饭你都没回应。你这周每天熬夜。
如果我们表达出的是观察,有理有据地描述,对方更乐意倾听。如果是评论,对方会把内容忽略,更以为是在批评、指责他,进而反驳、攻击我们。
第二步,表达感受
大多数家长认为,我们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感受。真的是这样吗?一起来看看下面这个例子。
比如,我觉得你最近没有把精力放在学习上;或者,我发现你最近玩游戏上瘾了。那么大家认为,这是表达感受吗?不是的。父母表达的不是感受,而是想法。他内心的感受应该是担心,而表达的只是她的想法。
也许我们受到的传统教育就是,说话要委婉,但是这并不代表将感受和想法混为一谈。
“我觉得”、“我被”、“我得不到支持”等都是在表达想法。比如,我觉得自己做父母很失败;我觉得你这孩子根本不理解我。
我们可以用“我感到”以及情感词汇来表达感受。比如,你这次考试成绩在班级下游,我感到很难过。和你说什么你都不回应,我感到很失落。
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可以让父母和子女的沟通更直接、更坦诚。
第三步,分享父母的观点。
不是把观点作为正确性的东西强加给孩子,而是一种分享,在分享的时候,要更注重正面的说法,而不是负面的。与孩子分享你怎么看待这件事情,以及这样的看法是怎么来的(比如与所处时代、成长环境、个人经验的相关性),分享你认为具体遇到问题的这件事情怎样才更合适,并表明,这只是你的观点,不是你对孩子的指责或者要求。
核心是让孩子清晰且情绪安全地接收到你的所见所想所感,这样他才能在此基础上补充或更正,比如,也许你看到的部分与孩子的实际情况有所偏差,多去寻找共同认同的部分,尝试接受有些看法不同的差异。表达清楚,才能有效探讨,避免把精力消耗在误解或争执上。
第四步, 倾听孩子的想法。
比如:我也很重视你的想法,刚刚我分享了自己的想法了,你愿意跟我聊聊吗?
倾听并了解孩子对自己的期望是什么,他对于现状的评估是什么,他对于改善这个问题的计划是什么,等等。让孩子感觉到自己有一定的话语权,解决问题不是为了家长的诉求而是自己的事情,双方才有机会达成认知上的一致性。
作为家长,其实大部分人并不善于倾听孩子,习惯性的一说出口的就是命令,让孩子一听就有逆反心理。如果我们能诚恳地倾听孩子的心声,平等而不是高高在上的表达自己的观点,而不是强硬的命令或者含糊不清的要求,往往能得到意外的效果。
二、信任与支持,与孩子站在同一边
家里有青春期孩子的父母都知道,对孩子既不能过度干涉,又不能不管不顾。孩子不再需要父母事无巨细的关心,他们需要的是父母的理解和支持。父母要做的是给孩子始终如一的、无条件的爱,尤其是在孩子脆弱的时候。父母依然需要向孩子表达自己的爱,拥抱孩子,向孩子说出“我爱你”。
关于信任,对很多父母来说,是种挑战。很多父母往往会盯着孩子的行为问题,如不好好做作业、沉迷于手机游戏,尤其是学习上问题,认为孩子不值得信任。常常会说,“他做的这些事情,让我怎么信任他?”。这样只会形成对立,孩子需要感受到你是真心来帮忙的,而不是来指责批评他的。
然而,我们应该关注的不是孩子们现存的问题,而是应该把眼光放在他们未来的潜能上。没有人是完美的,更何况是成长中的孩子。父母要学会多关注孩子积极的行为,真诚地赞美孩子的优点。因为你看见了什么,什么就会留下来!
在和孩子坦诚沟通的时候,父母应表现出对孩子足够的尊重。必要时可以共情孩子的感受,用我们自己的语言去解释孩子的话,比如,“同学那样说,你很难过吧?”或者用“我明白”“我了解”去回应孩子。有时候甚至可以举一些自己年轻时也遇到过同样问题的例子,让孩子感受到自己并不孤单,自己的问题可能是每个孩子成长中都会遇到的问题。孩子需要你站在一旁,给他理解和安慰,和他一起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有时候孩子虽然有专注于学习的想法和意愿,但面对电子产品的诱惑,他们很难控制自己,每失控一次,他们的内心深处都会更加气馁,甚至对自己失望,此时父母的施压、斥责和否定不仅于事无补,还会令孩子更加无力。
对电子产品上瘾的孩子其实很难通过自己的力量走出来。父母与其施加空泛的压力,不如和孩子一起想办法。比如:花更多的时间陪伴,一起计划去哪里玩,每天安排一个更积极的惯例替代电子产品时间,去远一点的地方来一场没有亲近户外的旅行,等等。创造一个没有电子产品的氛围,用这样的方式给到孩子需要的支持和帮助。
三、向内看,为孩子做好榜样
“别玩手机了,快去睡觉,听见没有?”
“妈妈,再让我玩一会儿嘛,就五分钟。”
“好,只能再玩五分钟。”
“五分钟到了,去睡觉,听见没。”
“听见没有?!”
“妈妈你也在玩手机呀,为什么我不能玩?”
“我是有工作有事情/我是大人,你长大了随便玩/你看看你的成绩还好意思管我的事儿”
上面这个对话有没有似曾相识,“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每个人都懂,但是“己所不欲,勿施于娃”的真谛却不是每个父母都能很好地去践行的。
孩子是这个世界实力最强的模仿者,作为孩子的头号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孩子都看在眼里,在他们尚未学会辨别明理是非之前,他们会本能地以父母的所作所为,作为自己行为的参照系。作为父母,我们首先要成为孩子的榜样,你希望孩子活成什么样子,自己就得要先成为那个样子。
没有孩子不需要父母的陪伴,即使青春期的孩子也是如此。但是孩子真正想要的是陪伴的质量,而不是流于形式的“陪在身边”,甚至会对陪在身边喋喋不休的妈妈恼恨在心,心里想着妈妈可以尽快离开就好了,因为这样的陪着实际上并非高质量的陪伴。不管多大的孩子都会在自己的学习生活里有自己的小问题、小毛病,而父母高质量陪伴的一个指标就是给孩子做榜样。换句话说,当孩子遇到麻烦事的时候或是做一些不好的习惯性举动时,你在旁边示范做一遍。成为孩子的好榜样,在高质量的陪伴中成就孩子也成就自己。
行胜于言,身教一定强过言传!
有没有发现,其实全篇文章也并没有说太多沉迷网络的事情,因为即使没有网络的问题,也会有其他的问题等待着父母,而所有问题内在都是与孩子的沟通和接纳以及自己向内看的问题。作为父母,我们都是爱孩子的,但是有些做法孩子未必能感受到你的爱。如何陪伴孩子的成长,接纳孩子也让孩子接纳自己是一个长期的问题,但也为我们提供了成长的动力。
伴随着孩子的成长,让我们且行且修行吧。如果你想改善外在的一切,就必须从改变内在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