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赵小册 图丨网络
01
前天发了条朋友圈,有不少朋友点赞。那条朋友圈的内容是:
“一群在老家受了刺激的年轻人,在春节期间经过被催婚、被比较、还有被各种不适应的观念绑架,现在终于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了自己所在的城市。
回到这个城市,首先就是感叹一句,还是这边自由啊~”
很多年轻人都有春节恐归的情绪,这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春节期间要面对非常密集的长辈唠叨。
比如被问工资、被问家底,被催婚、催孕、催二胎,还有就是被拿来和别人家的同龄人比来比去、比长比短。
其实不光我们面对长辈是这样,《红楼梦》里的年轻人也一样。在这一点上,尽管隔了几百年,但很多东西还是挺像的。
02
比如《红楼梦》里有个年轻人叫贾芸,是贾府的同族。跟贾府的赫赫扬扬不同,贾芸的父亲早逝,家里又没有产业,只跟母亲相依为命过日子。
贾芸想在贾府谋个差事,就去找舅舅赊几两冰片麝香送礼用。这时贾芸的舅舅就开始教训起贾芸来,他说:
“舅舅要有,还不是应该的。我天天跟你舅妈说,只愁你没算计儿。
你但凡立的起来,到贾府里,就是他们爷儿们见不着,就下个气,跟他们的管家或者管事的人们嬉和嬉和,也弄个事儿管管。
前两天我出城去,看见你们三房里的老四贾蔷,骑着大叫驴,带着五辆车,有四五十和尚道士,往家庙去了。他那不亏能干,这事就到他了!”
贾芸的舅舅把贾芸跟最先找到差事的贾蔷相比,说怎么人家能弄到差事,你就弄不到。
贾芸听见舅舅这么说,只得起身告辞了。
03
如果说贾芸是贾府的旁系亲属,家道艰难会被舅舅说,会被拿来和别人比。
那贾府的小姐千尊万贵,应该可以避免吧。但是也不能,她们也一样要面对长辈的唠叨和比较。
有一次贾府严查赌博,查出来的三个大头家中,有一个就是二小姐迎春的乳母。
别人的乳母都没事,就迎春这儿出了问题,迎春名义上的母亲邢夫人就说迎春:
“你是大老爷跟前人养的,这里探春也是二老爷跟前人养的,出身一样。
现在你娘死了,以前看来你两个的娘,只有你娘比现在赵姨娘强十倍的,你该比探春强才是。怎么还比不上她一半!”
迎春不善言谈,但听邢夫人拿她跟探春比来比去,心里想必也是不好受的。
04
你可能会说,贾芸是旁系,迎春是小姐里不太出色的,所以会被唠叨。
可贾宝玉是贾府的嫡孙,是整个贾府最宝贝的人,宝玉也一样得面对长辈的唠叨。
赖嬷嬷是贾府最年长、最有体面的仆人,老人家见了宝玉也总喜欢唠叨几句。赖嬷嬷对宝玉说:
“不怕你嫌我,现在你爸不过这么管你一管,你奶奶护在头里。当年你爸小时候挨你爷爷的打,谁没看见的。你爸小时候,哪象你这么天不怕地不怕的了。
还有你大伯,虽然淘气,也没象你这扎窝子的样儿,也是天天打。
还有东府里你珍哥儿的爷爷,那才是火上浇油的性子,说声恼了,什么儿子,竟是审贼!
如今我眼里看着,耳朵里听着,那府里你大哥哥管儿子倒也象当年老祖宗的规矩,只是管的到三不着两的。他自己也不管一管自己,这些兄弟侄儿怎么怨的不怕他?
你心里明白的话,喜欢我说;不明白的话,嘴里不好意思,心里不知怎么骂我呢。”
刚才这番话是赖嬷嬷的原话,只不过把称呼翻译成了现在的称呼。听赖嬷嬷说宝玉这一篇话,真像我们的长辈教导我们的口气。
======
这么看来,不管是贾芸也好、迎春也好、宝玉也好,不管什么样的年轻人,总是要面对长辈唠叨的。
几百年以前贾府的年轻人如此;几百年以后的我们也是如此。
PS:
据说到了2018年,尤其是这几天,很多受了“刺激”的年轻人,这几天尤其的励志,发誓今年一定要好好努力,争取明年有个大的改观。
不管怎么样,希望这励志不是3天的热乎劲儿,而是365天的细水长流。我们一起努力吧,做好自己,过好每一天……
来自:赵小册(yinhuatong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