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工作》的作者卡尔·纽波特用10年时间培养了专注的能力,深信深度工作才是最优质的生活。他借用自己工作经验及一系列名人成功践行深度工作的案例来引导读者信任深度工作的力量,同时也给了一套强有力的践行深度工作的方法论。
本书的前言非常关键,向读者呈现了名人的效率是怎么来的。心理学家荣格在远离城市的村庄建塔楼来清醒头脑;伍迪艾伦拒绝使用电脑,罗琳拒绝社交;比尔盖茨设立深度思考周。
作者在其中就引出两个核心概念,深度工作和肤浅工作。
深度工作(Deep Work):在无干扰的状态下专注进行职业活动,使个人的认知能力达到极限。这种努力能够创造新价值,提升技能,而且难以复制。
浮浅工作(Shallow Work):对认知要求不高的事务性任务,往往在受到干扰的情况下开展。此类工作通常不会为世界创造太多新价值,且容易复制。
正文是围绕前言所讲的,实现作者的两个目标,分别是为什么要深度工作和如何开展深度工作。
第一部分:为什么要深度工作。
1、深度工作是有价值的;
高级技术人员、超级明星、所有者这三类人在智能机器时代大获利,他们具备新经济形态下赢家的两大能力:迅速掌握复杂工具的能力、工作质量达到精英层次的能力。这两种能力都依赖于深度工作的能力。
2、深度工作有难度。
共享办公、即时通讯和社交媒体等当今商业界的潮流恰恰破坏了人们的专注。多线程工作,这边在写文案,那边微信亮灯,那边邮件来了,某个平台的发文也有人发评论来了……表面看自己能同时处理很多事,好有成就感,每天用于做些肤浅工作的时间不测量不知道,一测量发现是个可怕的黑洞。
正所谓结庐在人境,难免车马喧嚣,移动互联网时代,就单单拿手机来说吧,除了睡觉洗澡吃饭,一小时不看手机,你觉得很怎样吗?我曾经会感觉没带手机出门,整个人就坐立不安,如鱼离不开水。后来也是在一次茶会上,高兴昌(演人民的名义陈海)分享到他每周都会安排时间品茶静心,这期间手机是拿到一边,那个细节触动了我,成功的人就是因为能断绝大部分人无法做到的诱惑。而一般人则一直被套牢在“难、做不到”的想法里,甚至一直做时间的奴隶,把生命的活法交给外界,而没有倾听内心的声音。
3、深度工作有重大意义。
作者分别从神经、心理、哲学等角度论证了“深度工作是美好的”。例如从神经学角度论证了专注产生自控力及积极的心理暗示;从心理学角度说明了深度工作带来的心流经历可以带来深度满足感和愉悦感;从哲学角度论述了深度工作能强化技能,培养匠心及内在的高贵品质。
这一部分作者借用了威妮弗雷德·加拉格尔(后转变为深度工作信徒的人)的话来总结——我将活出专注的人生,因为这是最好的选择。
第二部分,如何践行深度工作。
作者用了四大准则来教我们如何训练专注度。具体方法如下:
1、增加点仪式感,用惯例和固定程序在日常生活中培养深度工作的习惯;
2、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一天的每一分钟都要做好计划,让大脑随时都在变化,做最有意义的事情;
3、适当拒绝无用社交和网络
4、平衡好深度工作和肤浅工作;
5、迅速切换到深度工作状态;
6、为自己创造一个可以深度工作的小型避难所。
例如,对我而言,楼下小区就是我的避难所。每周至少来三次,下班后2次周末一次,来到这里,我手机会设置飞行模式,或者没带手机,静静地散步,想写东西时就手写在纸上。
安静地与自己呆一段时间。很多次都能对一些棘手的事情产生新的灵感,特别是写到一半的文章,来到这里,基本就能迅速完成。
7、找到独立又配合的工作气场,例如选择学习了,就到非休息场合如咖啡厅,酒店,图书馆等正式场合进行,避免抵制不了诱惑。
8、有成果的冥想,如走路时构思,洗澡时规划一个文稿等,在日常非深度工作时间也不懈怠,维持生命的宁静与活力。
10、记住一副牌提高记忆力,记忆力的提高能增强专注力,一定程度提高深度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