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的记忆(随笔)
文/宋玉兰
好写的心、总是未能平静、总想写些文字、安抚一下躁动的心。诗意已无、情意无踪、只罢写写儿时的记忆、聊以慰藉吧!
我的家乡在辽西、一个穷乡僻壤的地方。山多石、水干枯、土贫瘠,惟、这里人们的直爽豪放的性格、却倒是为外人所称赞、俗称实在。至于这实在背后的隐喻、就不再过多强调了。总而言之、有鲜明的人格特征还是满自豪的!
家乡的山、在早晨的太阳初升起时、暖暖的照满了橘红色的晖光。少年的伙伴们、沐浴在柔美的景致中沉醉痴迷。红润的脸颊、明亮的清眸、乌黑的头发、稚嫩的嗓音、仿佛这一切的美好都已离我们远去……像当初、那一颗颗充满了好奇的童心、寄予了外面世界太多太多美好的憧憬……然而、历经漂泊、风雨沧桑、我们都变得沉默、变得生疏、与其说是思想的变异、倒不如说人性的异化。我们无可奈何………
人生之景、不如自然之景。哀伤蹉跎、莫不如赏观山水、尽得怡情。那么、再介绍一下家乡的山中景色的概况。
奇异的怪石、荆棘的杂草、懒散的牛群、牧人的皮鞭、粗旷的嗓门、这些标志性的元素、已勾勒出一副山野农家的景象。例如、山庙前、农家父子的有趣逗嘴:
“爹、牛生了!”憨小子嚷着。
“生的啥?公的、母的?”憨小子爹瞪眼问。
“爹、我看不清……哎、它出来了、浑身湿漉漉的……”憨小子咧嘴直笑。
“你个废物孩子、一边去儿……”憨小子爹气势汹汹奔来。
他犹如抱起巨大的婴儿、仔细端详刚出生的牛犊。小牛犊呢、也是毫不假装矜持、瞪起了比他大十几倍的黑眼睛、炯炯有神的回望着。也许、这就是所谓的、初生牛犊不怕虎吧!
他摇头轻叹一句:“又是母的、赔钱了……”
这时、憨小子有些愤愤不平、他嘟起嘴、若有所思的问道:“爹、你说谎!你常对我娘说、你是宝、你是我手里、心里最爱的宝儿!怎么、不值钱呢?哼!……”
“兔崽子、住嘴!”憨小子爹气的直挠头。
此时,山庙里的石佛像也被逗得开怀大笑。只见、脸上流淌笑泪、像山里的泉水一样甘甜、有味、乐至此生。
2018年11月10日中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