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陈宗祠简介

陆陈宗祠原址位于今潜山市源潭镇杨泗村陈祠组。

这里风光秀美,是五世祖永清公后裔聚集居住中心点。永清公约于大明永乐年间自黄柏陆河迁至杨泗方。插草为标破土开荒,是明初杨泗方早期居民。

相传,现今的陈祠长岗为眠牛形,祠堂基址后岗为金凤御印。这一山岗形似展翅之凤,其凤背上巨大的天然方石酷似金印。祠址面南坐北,视野开阔,一条通往万涧皖水的古道横亘门前。

莽莽兮万古眠牛,

展翅兮朝阳金凤;

青龙白虎模样全,

朱雀玄武前后占;

级级梯田仓板水,

三峰朝对笔架山;

西倚南岳天柱秀,

东怀旗鼓虎鼻尖;

下联芜湖通上海,

上经皖城达武汉;

高尖平湖映日月,

竹海松涛诗满腔。

先祖们对选址的精到不得不令后辈们称颂。杨松荺、乌金洋也不过如此。

民国十一年,以廉让、昆山、祝三、象泉等先贤们正式组织筹建这一伟大工程。

历经几个寒暑,建成后的宗祠正殿五开间,明三暗五款式,加之附属建筑,总面积约三百五十余平米。基脚一律使用多层长条石砌成,墙壁大青砖上顶,堂柱落脚为镌有图案的鼓形白玉石,这些白玉石还是自“下山”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用独轮车推到鲁家坦,再由大力士一担挑两个,七曲八拐绕天梯而上,前人对宗祠的选料的讲究不得不令人佩服。所有衍接位置托方隼头都请雕匠雕有人物图案,每进堂柱都有楹联,雕梁画栋都采用生漆精装。这里,兰花夏荷宜人苑,丹桂翠柏惹人恋。

大门上方相嵌《陆陈宗祠》四个猷劲端致浮雕金字。据老辈人说,这四个字还有个故事呢:廉让公先备好笔墨纸砚,再绕背后大岗跑了三个来回,及至桌前精、气、神力透指端一挥而就。雕匠依样在整块的银杏板材上镂刻而成。

自中厅两侧,悬挂护壁长匾,匾额上满是密密麻麻的文字,大多为地方乡绅赞语及族中贤达人士的功德记载。后进中央有序呈放列祖列宗牌位,香炉香案祭祀用具一应齐全,香梯上安放历届陸陈宗谱谱箱。西厢为厨房,锅台碗盏桌椅板凳可供十六桌人就餐。高大宽敞、庄严萧穆,古色古香的陆陈宗祠于一九二五年春,在潜阳大地矗起,誉满皖省。

公元一九四九年春杨泗坊解放,宗祠又忝为大队部办公点。一九五四年,又开始供学生读书使用。因地处上方片,故称为潜山县上方小学。宗祠为本地教育事业敞开胸怀,培养了几代莘莘学子。

陆陈宗祠于一九七二年拆并,一部分砖瓦搬到钟形河新建大队部,一部分砖瓦在原址改建校舍。至一九七三年原先地面建筑荡然无存,仅前排基础深埋厚土。目前保留遗物有《陆陈宗祠》扁额一方,弯腿供桌一副,大门门框石和石澄,堂柱脚用石鼓及原祠大部分青砖。

随着历史的变革,上方学校于二OO四年因生源减少而取消。但学校房屋仍然保留。族人于二OO八年把《陆陈宗祠》扁额重新描金,挂在原祠大门所在位置。

近十几年来,每年除夕前及清明时节,路远路近的族人驱车前往宗祠旧址,瞻仰匾额在祖宗牌位前焚香叩首,继承陆陈子孙尊祖敬宗的传统。而今,一条自源潭镇至毛屋的硬化路面即将贯通,不但为族人出行提供便利,也为祭祖及恢复祠宇提供先决条件。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至尊至爱的陆氏、陆陈氏、陆叶氏宗亲 适逢一年一度清明,思亲的情愫亦如这春天似锦繁花在我心中恣意盛开。 思绪亦如这霪...
    泗四坊方阅读 3,559评论 53 59
  • 第五卷为恩二公次子永清公支下(俗称山股即杨泗方陈氏),自永、延、宗、支、万、文、明、啟、愈至念字辈,十代先人排列总...
    泗四坊方阅读 1,234评论 5 12
  • 今天感恩节哎,感谢一直在我身边的亲朋好友。感恩相遇!感恩不离不弃。 中午开了第一次的党会,身份的转变要...
    迷月闪星情阅读 10,617评论 0 11
  • 彩排完,天已黑
    刘凯书法阅读 4,281评论 1 3
  • 没事就多看看书,因为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没事就多出去旅游,别因为没钱而找借口,因为只要你省吃俭用,来...
    向阳之心阅读 4,823评论 3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