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夜无尘,月色如银。酒斟时、须满十分。浮名浮利,虚苦劳神。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
虽抱文章,开口谁亲。且陶陶、乐尽天真。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行香子》
月流光转,伴着点点愁绪入酒,在这静默的夜里酝酿着,终随着苏公的豪情喷薄而出,化作一首绝妙的词……
我喜欢苏轼,喜欢他的悲天悯人,喜欢他的天性诙谐,喜欢他的顺乎天性,喜欢他的天真烂漫……喜欢他,是因为他是一个鲜活的,有着常人的喜怒哀乐,七情六欲的普通人,也是因为他是一位才如泉涌的作家。而最初,正是因为那首《行香子》产生的共鸣。
笑叹:“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澹州。”笑叹笑叹,却又如此悲凉。几番贬谪,他也曾烦闷失意,也曾慨叹“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也悲道“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但也说“尊酒相逢,乐事回头一笑空”,也喜“竹枝词、莫新唱,谁谓古今隔”,终以“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意气,去体味“醉脸春融,斜照江天一抹红”的静好。
抛三分洒脱入酒,焚七分诗意解忧。都道苏公豪情万丈,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开一代豪放词风,也能有着“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的细腻,而思念亡妻的“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更使人泪湿翠袖,也为东坡这个汉子增添了柔和的色彩。
东坡曾对他弟弟子由说过一句话:“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这话说的再合适不过,他就天生一副慈悲心肠,并一直保持着天真烂漫的赤子之心。所以,东坡过得快乐,无所畏惧,像一阵清风度过了一生,不无缘故。
他也有过归隐的想法,有过“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有过“为何东风余几许,春纵在,与谁同!”的感慨,甚至想“小舟从此逝,沧海寄余生”,却最终悟得“此心安处是吾乡”,也愿在这人世间品味,“人不见,数峰青”,笑说“人间有味是清欢”。
东坡总是那么随性,秉性难改的乐天。大晚上的正要睡觉,忽然瞥见窗外月色正好,便“欣然起行”,一个人赏月,念无与乐者,遂又步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把尚未睡下的张怀民叫出来赏月。亦或是在小舟之中,游赤壁之上,情之所至,扣舷而歌之,而后杯盘狼藉,在舟中相枕而眠。哪怕是闲来无事,与朋友小聚,都能相互推算,来看谁的命理更加不好,谁的际遇更加穷困。写至此处,不禁失笑。东坡就是一个这样有趣的人。
东坡此生,虽在官场上屡屡不得志,但在文坛,却散发出了耀眼的光芒。神宗的妻子后来召见他时曾说:“先王在世之时,每当用膳时举箸不下,臣仆们便知道是看你写的文字。他常说起你天才,常想用你,但不幸未及如愿,便遽尔崩逝”。由此可见,东坡的文章竟能使人忘食。但他也有一首诗写道:“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才华带给他的是否是痛苦,我们不得而知。不过也正是这种才华,给我们留下了这样一位不出世的苏轼。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我所喜欢的东坡,正是一位如茶般的人,演绎着这一场浮世清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