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认识了栝楼根和内托生肌散。今天继续桂枝汤、麻黄汤一些小条文串讲。
一、“宜桂枝汤”之一:
【7.11】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宋本第42条)
当冬天很冷的时候,看不出是否能出汗,分辨不出是麻黄汤证还是桂枝汤证,可以通过把脉来分辨,麻黄汤证的脉通常都比原来的脉要强,要紧。而脉浮弱,有恶风寒的现象,桂枝汤证的可能性大。
二、桂枝加厚朴杏仁汤与喘之辨别:
【7.12】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宋本第43条)
下之,不一定是吃了泻药,感冒后不注意,又吃了寒凉食物饮料,或者见地错误,比如感冒后补充维生素C,喝了一杯柠檬汁,孩子感冒赶紧去医院打点滴,这些情况实际都是在用下法,把表邪拉到里面,内陷了。所以当患者表邪内陷,出现喘,又还有表邪时,用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那么,这里的“喘”跟小青龙汤、麻杏甘石汤的喘区别在哪里呢?
1、 小青龙汤的病机结构是身体肺里面有很多寒水,所以咳嗽咳出的痰是水水的,有泡泡的。
2、 麻杏石甘汤是肺里面又干又热,咳的状态会比较像吉娃娃在叫的那种干咳的声音。肺脉把起来像有一坨馒头在那里一样,因为肺有热上来,然后被寒邪束住。
3、 桂枝加朴杏汤,是不偏冷不偏热,只是喘的那种喘,表邪把打下来,陷入肺里,那个邪气还是邪气。所以用桂枝汤来解表邪,厚朴杏仁来清这个喘的状况就好。
三、“宜桂枝汤”之二、三:
【7.13】太阳病,外证未解,不可下也,下之为逆;欲解外者,宜桂枝汤。(宋本第44条)
【7.14】太阳病,先发汗不解,而复下之,脉浮者,不愈。浮为在外,而反之,故令不愈。今脉浮,故知在外,当须解外则愈,宜桂枝汤。(宋本第45条)
这两条都在强调一个治病基本原则:就是如果有表证时,一定要先解表,一定要一丝一毫表证都没有了,才能用下法,那个时候用下法才有效。所以医家要养成一个习惯,解表发完汗之后要把一把脉,看浮脉退了没有,确定下表邪完全解掉没有,如果里面还有病邪,再用下法处理。
四、麻黄汤与暝眩:
【7.15】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此当发其汗;服药已,微除,其人发烦,目瞑,剧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麻黄汤主之。(宋本第46条)
从这条当中我们能够学到几点关键呢,挺有意思的:
1、 仲景爷爷的文字逻辑表达结构之倒装句,实际上“当发其汗”后面应该跟着“麻黄汤主之”。
2、 在仲景爷爷的逻辑中,“阳气”不一定就是指元气,有可能指的是热气。“阳气重故也”,指的是身体太热了找不到出口。
3、 从这个条文中,也验证了“风伤卫,寒伤营”的成立,桂枝汤和麻黄汤的邪气果然是不同的,桂枝汤的风邪就在皮表肌肉里面飘来飘去,不往里面钻;可是麻黄汤的寒邪,就会找人的骨节,人的血液,人的经脉,人的营气荣气里面钻。
4、 麻黄汤证,从鼻孔喷血,然后痊愈,这个喷血也代表着出汗的意义。
5、 而鼻子里面的内迎香穴,又是一个血液的好出口,又是太阳经的端点,所以等于是经络上的邪气跟血液里面的邪气,可以借着这个地方一起喷掉。
6、 这个人忽然烦躁,然后忽然眼睛一黑,然后喷碧血,这样的一种身体感,医疗上叫暝眩反应。而衄解的麻黄汤证属于标准的暝眩。
7、 两种“烦”的区分:一种是身体很热的烦;一种是正气不能摆脱邪气的时候产生的一种身体感。
今天讲了五个条文,引申出来的内容我蛮喜欢的,原来看条文能有这么多有趣的事情啊,让我对条文的兴趣又增加了,感谢JT。而且今天的内容又引发了我几个新的思路可以去展开论述的哈哈,后面再另外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