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回来后针对课堂上的场景的第五次书写,因为在课堂上和同学的比较,让我产生了很强烈的不舒服的感觉,我探索了好久,不得要领,鼓起勇气留言给老师可能也因为太忙没有回复,没办法,我还是只能自己面对自己的问题——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至少,在先前的书写中我看到了自己会觉得“不公平”,也看到了自己对于那个不善表达的自己的比较,似乎不太接纳。在下班的路上,我一直在想“公平”对我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呢?就像当时qx问我的好问题“如果就是不公平会怎样”?
对啊,如果就是不公平会怎么样?那样我就会受欺负?会不被重视,会不被看见,会不被爱?那“公平”对我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呢?我想,公平对我而言,意味着不要插手我的事,意味着好好听我说话,意味着看见,而最重要的,似乎意味着,我是重要的!
当时书写时浮现的两个场景都是我觉得我付出更多的,关系更好的姐姐/妈妈,帮着另外一个人在说我,指责我,这对我而言是无视吗?我突然又想到,是谁定义我们关系更好?是因为我们平时的相处?还是说我们的对话,甚至是我自认为的付出?哦,对,我自认为的付出,别人可能更本就不领情也不需要啊!看,又是默默付出的压抑让我觉得自己被轻视了,被不公平对待了,那这个部分,是我自己为了所谓爱的人的压抑啊,并不是他们需要我这样做的,而且,我想,爱我的人应该也很希望我开开心心,不需要奉献自己什么。另外呢?对,我觉得我们关系更好,但是,这是谁定义的呢?姐姐,明显是妈妈更偏爱的一个,因为妈妈说过姐姐更像她,这样的话,人都是会跟自己更相像的人更近,甚至,无意识投射自己的需求到对方身上;姐夫,刚刚成家的姐姐,更看重亲密关系的姐姐,当然会更偏向他,这在理性上来理解一点错都没有,可是为什么我会希望对方更看重我呢?
因为妈妈,我觉得我付出了很多,我更懂事,我更在意她的情绪,所以她是可以更看重我的,或者至少说,不会和姐姐站在一边,姐姐,我们在一起生活了三十来年,却比不上他们才在一起两年不到的感情吗?凭什么?为什么会是这样呢?我不想接受,不想接受另外一个人比我对他们而言更重要。这样就意味着我不重要了,意味着在关系中我的付出算什么呢?我辛辛苦苦付出的这些都不值得对吗?可是,我不重要?我对他们而言不重要,我的关系是假的,对我而言又意味着什么呢?
它意味着我不是重要的,没人看中的,我是失败的,没人爱的,我,是渴望被他们爱,被他们看见,被他们呵护的,可是却没有!对,公平背后是我对看重的需要,我希望被人看重,被人爱,被人呵护。我想要他们爱我。可是,他们却更爱另一个……那代表我不重要,不值得他们爱!
原来,绕了一圈又回来了,回到了那个“我”对于他们而言是不是重要,是不是值得被爱上面来了。可是,公平真的就意味着爱吗?这是谁说的?在关系里真的就只能只爱一个吗?可不可能既爱她也爱我,可不可能其实我们都是同样被爱的,可不可能我们也是同等重要的?
你记得吗?昨天你想起妈妈老帮着姐姐争吵,你没忍住又去问了妈妈,妈妈说,那时你姐姐因为生病,脾气暴躁,你再跟她吵待会更严重了怎么办?你记得吗?那时姐姐凶我,说,其实在她心里我一直是一个很好脾气的孩子,那天怎么就突然爆了,她维护姐夫是为了避免争吵,为了给他面子,不想在结婚第一天就吵架。而且第二天,他们还来请我吃饭,来送我。这些都是他们在意我的证明啊。
有没有可能,只是因为他们的故事,模式,投射,限制,才让他们这样去解决冲突,和你重不重要,值不值得被爱没有半毛钱关系?妈妈不是告诉过你她的秘密吗?她就是觉得姐姐更像她,而你更像爸爸所以才感觉上会有点偏心啊。而且,就算偏心会怎样?偏心只是代表另外一个人对他们而言更重要,但是并不代表你不重要,不值得他们爱啊。
这个世界情深缘浅,总有人莫名其妙让你更喜欢,也有人付出所有也换不来一声我爱你,这和你的价值有什么关系吗?这只和他们的故事有关,和你的价值没有一点关系。而且,人本来就容易去更关注需要他们关注的人,会哭的孩子有奶喝,总是乖乖的,不吵不闹,不需要父母操心的人确实就是会让父母更放心,但也会让父母更少关注和看见啊。但是,这些,真的和你重不重要,值不值得一点关系都没有!
你就是更独立一点的,你就是会更体谅他人一点的,你就是会表面看起来更淡漠一点的,就是会比较少言少语一点的,连妈妈都说,小时候的你总是怯怯的,妈妈抱着你去单位,你都会拍拍胸脯说,妈妈怕怕,这也是为什么小时候妈妈说,你更会撒娇,更喜欢粘着大人吧。也许因为当年妈妈在生你时的一些担忧,也传递到了你小小的身体里,所以打小你就会没那么大胆,没那么奔放也没有那么热情似火,你总是淡淡的,怯怯的,像个孩子,生怕犯了错,做错事,可是,有什么关系呢?没有人都需要像火,如果你就像水,柔软的,冰凉的,温柔地,恬静的,那也很好,如果不是玫瑰,只是一朵默默无闻的小雏菊那也很好,不争不抢地开在那里,怡然自得,淡漠而幽香。
我就是我,我不需要让蝴蝶或者蜜蜂来确认我的价值,我静静地开放就好,我从泥土里吸取养分,从阳光中获得能量,我一点点慢慢长大,静静开放就好。不需要谁的准许,也不用谁来赞赏,有蝴蝶来很好,没有也很棒,我只是随着风起舞,迎着光伸展,让露珠滴落在花瓣里,让雨水冲刷在叶径上,从不比较,也不争抢,在我的世界里怡然自得~
我不需要靠问题去赢取关注,也不用靠突出去博得认可,除非我自己肯定我自己,我自己看重我自己,我深知自己的珍贵,我了解自己的价值,否则,我就只能在外界不停地去要,以此来求证我的重要;否则我就只能从一个人,另外一个人,很多很多人那里去证明我自己,当你把决定权给出去,你的快乐就开始寄托在别人身上,你从此成了乞丐,只能不停地要,而内心的匮乏如何也填不满。
让我就做清亮的水吧,就做那个怡然自得的小雏菊吧,安心地在自己的世界里流淌,默默地在自己的世界里盛放~
那么,那个做自己的自己,假如回到过去两个场景中,如果她不认为是自己比不上对方,不认为是对方更看重另外一个人,她认可自己的需要和价值的时候,她会怎么做呢?
回到当下的场景中,她不会因为感觉被否定而愤怒,她会和妈妈说,妈妈,这是我和姐姐的事,你不用介入,姐姐核对完觉得不对的和我说就可以了,我们可以很好地处理我们两之间的矛盾,请你信任我。我不是小气,我也不是吝啬,我只是想要回我出的钱而已。
她会和姐姐说,姐姐,你可以维护姐夫,能看到你们刚成立小家庭你为他付出我很开心。但是,我不喜欢你朝我吼,也不喜欢姐夫对我下定义,我希望被好好地尊重地对待,你可以维护他,但是也要讲道理。我可以看在你的面子上不计较了,但是下次他无端端朝我吼的话我希望他可以道歉,或者如果我们双方真的相处不愉快,我们可以减少交往的频率。
我发现,当我认回自己的价值,知道自己的重要,我可以好好地,平静地说出我的界限。我不需要发火,甚至是动怒,我就可以安稳的道出我的真实。对,这就是我,水也可以狂暴如洪水,也可以细腻如小溪。当我可以成为自己,我可以只是一条清澈的小溪,它缓缓地,欢快地流淌,唱着属于她自己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