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的午后,沏一壶清茶,翻开一本好书,仿佛能穿越时空,与古人对话。大江东去浪涛尽,再回首,岁月匆匆,那些留在岁月里的,留在纸张上的,若有若无的记忆。成了一本本让后人阅读、思念、回忆的史书。
书名:《手帖,南朝岁月》
作者:蒋勤
出版:湖南文艺出版社@博集天卷
适合:热爱南朝文化、书法、诗歌的人
历史的河流从不为谁停留,而那些留在岁月里的故事,却以另一种形式得以永生——手帖。它们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情感的载体,是南朝文人风骨的见证。
细看书中那些手帖的复印件,墨痕斑驳,如同生命在荆棘中顽强生长,每一笔都承载着历史的重量。南朝,一个文人墨客辈出的时代,他们的伤感、放任、洒脱、隐逸,都化作纸上的一行行诗句,一封封书信,让后人得以窥见那个时代的风貌。翻开手帖,一帖一帖都是南朝岁月的美丽故事。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读着这样的诗句,仿佛能听到南朝寺庙的钟声,在雨幕中回荡。书中的手帖,就像一扇扇窗,让我们得以窥见那个时代文人间的交往与情谊。从王羲之到陆基、顾荣、贺顿、张翰,他们的故事,如同秋日里的菜根与鲈鱼脍,简单却意味深长。
在那个车马很慢的年代,书信成了人们传递情感的主要方式。手帖,作为魏晋时期文人间的书信,不仅记录了他们的日常琐事,更蕴含了深厚的情感。读着手帖,就像是穿越时空,与古人进行了一场心灵的对话。那份真挚,那份纯粹,让人不禁感叹:原来,人与人之间的连接,可以如此简单而深刻。
谢安与王羲之的情谊,不仅仅是“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诗意,更是文人墨客间文化的传承。在手帖的字里行间,我们看到了人与人之间最真的情谊,感受到了文化的温度。蒋勤先生以动情洒意的文字,带领我们走进了那个思维碰撞、情感交融的千年之前,让人不禁心生向往,也想拿起笔,书写属于自己的手帖。
读书读诗读帖,在苍茫历史长河里,如水星般闪耀着的那颗期盼的心,我的帖将写给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