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有个目标,写作达5W字以上。最近写读书笔记,字数完成或许不是问题,但是有个更大的问题是:我原本做的思考还写不写。我的答案是,有状态就写。(以下是正文分割线。)
最近网络上有关于武志红的《巨婴国》,据说卖得挺火,从16年开始,我接触了心理学。然后一发不可收拾地,陷入一种自我探索的状态,我觉得我就是他书中所说的那个没有长大的巨婴啊。。
作为心理学的小白,各种状态一直出来,让我苦不堪言。我认识到了一些问题,比如我是谁。
年近30,想到一个词——危机感
关于年龄。
刚刚在洗碗的时候,突然间想到,我所有的焦虑啊,不过是因为内心里面认为自己还是28,而脑袋中却说着,你已经30了。
是啊,三十,多可怕的一个词啊。
莫名其妙地被时代裹挟,或许我们都没有好好想过三十是怎么一回事。
都说中年有个危机,却没有人告诉我们,青年也有危机。
不结婚,不生小孩,没房,没车,做着一份可有可无的工作,可能你就会告诉自己,那你还活着干嘛呢?
呵呵!说得好像你知道要怎么活一样。
想到以前一同事,她的作风虽然我不太看得惯,但她的那句,“来日方长,总有一个人陪你一起骑马、喝酒、走四方”,让我看到了自己内心中渴望的那一份潇洒。
三十岁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以前,我告诉自己要在二十八岁结婚。天知道,二十八岁了我居然还没有男朋友(也是欲哭无泪啊。。)我觉得我被岁月坑了两年。
在这个务虚的社会,好吧,我也务虚一回。
30岁,孔老夫子说三十而立。立的是什么呢?家也,事也。
二十几岁的话,我们还可以告诉自己,看吧,我才二十几岁,还年轻着呢!我有父母可以依靠,有什么事还有父母可以替我担着。心理上不愿意承认,自己也有需要独挡一面的一天。
30岁,等于独立
我们纠结于,怎么我三十岁了还要靠父母,我为什么不能率性而为呢?到底是我离不开父母,还是父母离不开我?
这些年,一个人走过的那些地方,让我有了比父母更高的眼界,但也让我为不能带父母去看世界而自责不已。
网上谁说的,父母尚在苟且,你却在追求诗和远方。我们被绑架了。
三字,意味着你应该有能力,承担一个家的责任。二十几岁你不去看世界,三十几岁怎么带孩子、父母去看世界。
你hold不住外面的纸醉金迷,不是因为你不孝,而是因为,你压根就不想长大。你不知道如何面对那个物欲的社会。内心里,你还是个孩子。
不想面对,不是因为你不会,而是因为,再也没人可为你的失败承担责任了。
心理上的断奶有多痛,只有经历过的人才知道。我曾经一度以为,自己是不会有男朋友的,所以我拒绝了一切对我有好感的男人。我不知道自己心里一直有个小孩在哭泣。从来没有看见过它,就算看见了,也因为不知道怎么办而选择视而不见,我认为自己没办法处理的事,就不要给他人增加负担了。呵呵。
长痛不如短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