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个喜欢看书的人,但不同的是,我看的很多书都是国外的书。哪怕是学习中国的儒家文化、中国历史,也有很多书是看英文版。这就让我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
有时候朋友或同事看到我在看书,就会很好奇的凑过来,问:“诶,你在看什么?”还不等我回答,瞟了一眼我看的内容就说:“哦……是英语啊!”然后马上还加一句:“学霸就是学霸,每天都在学英语!”
我其实非常想反驳一句:我不是在学英语,我是在看一本心理学的书,或者我是在看一本哲学书。不过有时候话到嘴边我又咽了下去,因为我已经多次在分享会上或演讲中提到过我的观点。我觉得我已经没有必要再反驳。
其实我的这些同事或朋友中很多人英语并不差。你要知道我是个英语老师,身边围绕的大多数同事自然也是英语老师。但问题是,他们一般不看英语书;即使有时看英语书也是以学习英语为主,而很少去关注里面的内容。我不是说看英语书时学习英语不重要,可我觉得更应该关注的是那本书传达的思想和信息,对我们的生活、事业、家庭有何帮助,我们可以从中学到什么!退一万步说,即使你觉得读书不应该那么功利,那你至少也要从这本书中体会到精神的愉悦,而不是单词和语法的折磨!
要了解这点,我们要回到我们最初为什么要学英语!从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后,清政府开展洋务运动,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来自富自强,从而有很多人开始学习外文。而这些人学习外文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获得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科学理念。换句话说,我们学习英语,这本身不是目的,学习英语是为了更好的向西方人学习。
那我们现代人学习英语是为了什么?从国家层面来说,是为了学习引进西方的优秀成果:思想、体制、文化等各方面;从个人层面来说,是为了帮助我们看到一个更广阔的世界。我觉得李笑来有句话说的特别好,我这里直接引用:
“能够熟练运用英语的人,就比那些只会说中文的人多活了好几辈子。某种程度上,你可以把它看作是一个平行空间。一个空间里生活着说中文的你,另一个空间生活着说英文的你,他们体会着不同语言世界的快乐,彼此又能分享这些世界的观点。如果你把学习英语看作是为自己增加寿命的方式之一,或许你对它的抵触心理就没有那么大了。”
我们为什么会对英语有抵触?为什么会觉得学英语仅是为了学英语?因为从第一年我们开始学英语起,英语的世界就是黑暗、枯燥、无味的世界!充斥着各种单词、语法、特殊规则、习题和考试!老师没有跟你讲过为什么要学英语,是因为他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学英语!学习英语的目的只有一个:考试!中考、高考、四级、六级都是要考英语的,我们自然要学!过了六级之后呢?万事大吉,终于解脱!
然后这些人后来当了英语老师,再一次把他学生时代的黑暗施加于学生身上:背单词、做语法题、考试。然后他的学生又是过了六级,万事大吉!
你不觉得很可悲吗?辛辛苦苦熬了十多年,过了六级,终于可以比较轻松的用英语看到外面的世界了,你突然放弃。因为你不知道学习英语并不是为了英语这门语言,而是为了它背后的世界。所以很多学生上学时会很疑惑:我为什么要学英语?这个问题也一度困扰过我。甚至导致我曾经放弃学英语,因为我觉得我可能一辈子也用不到这个乱七八糟的东西!好在后来大学时幡然醒悟,虽然那时英语已经丢了五六年,但从头开始还为时不晚!
我一直跟我学生说:要把英语比作一堵围墙,一堵阻止你看到外面世界的围墙!你学习英语的过程,就是打破这堵围墙的过程。
为了看到外面的世界,你没有必要推翻整座墙。你哪怕在墙上凿了一个小洞,你也可以开始窥探外面的世界。最开始洞很少、很小,你看到的也少。可是,没关系,你也要看。能看多少看多少,充分满足你对外面世界的好奇心,刺激你不断学习。随着学习的深入,不断的窥视,这个洞越凿越大,你的视野也越来越大,对外面的世界了解的也越来越多!最后,你推倒了这堵墙,外面的世界就在你面前一览无余!你可以在推倒后,一辈子都不跨过这堵墙,但你一定要知道这堵墙后面发生了什么!
有的人问我:看英语书要不要查词典?我的答案是:你想查就查,不想查就不查!
为什么这么说?
我们首先来看你为何要看这本书?仅仅是为了学英语吗?我前面就说过,是为了了解书中的信息和思想。所以你看英语书的过程,就是用你已经在墙上凿出的有限的洞去看这本书。如果你觉得部分你看不到的地方堵住了你的思绪,你自然会渴望把这一部分凿开,去查词典,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如果你觉得,这些地方我看不到也不重要,那你大可不加理会!
最后,希望大家都能铭记,你去凿一堵墙并不是真的为了凿墙,而是为了这堵墙后面更广阔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