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周到的微信,让人们的交往变得格外地便捷和丰富多彩,特别是在有WIFI的情况下,这种交往还几乎是零成本的。
朋友圈里有各种各样的人,由于是看上去的不见面或者说是背靠背,交往中的各种表现远不同于坐在一起聊天时的自律和局限,会有一种更加随性和放松的感觉。
由于年龄、性别、阅历、文化背景,甚至交往的目的上的差异,每个人在朋友圈里的表现就各不相同,朋友圈也因此而变得丰富多彩。
但有一种人,他们的表现往往与众不同,这就是朋友圈里的中年男人。
其实,不管男女,中年人都是承上启下的一代人。通常都接受过良好的教育,不管好坏也都有一份工作。既要拼命挣钱养家,内心又有追求精神自在的冲动。但中年男人,大多数都选择了在朋友圈里沉默。
他们关注职业动态,关注经济形势,关注国内外大事,关注社会热点,但他们在朋友圈都几乎不表露出他们的关注,除了偶尔为某个人的分享点个赞,或者偶尔转发一点无关痛痒的见闻外,几乎一言不发,隐藏自己。渴望交往,又需要交往的他们,不约而同地成了朋友圈里沉默的大多数。
朋友圈里充满了领导、同学、同事或工作上的伙伴,这些人有的决定着你的升迁加薪,有的靠你提携为你卖命,有的价值观相左,难以交流,有的是在某个场合认识,但只是点头之交,出于礼貌加个微信。这样的朋友圈生态,让中年男人没法有让所有人都满意的表现。
阅尽千帆之后的中年男人,不再像年青时那样喜欢咋咋呼呼,生活的磨练让他们懂得了沉默的力量。
这种力量支撑着他们度过中年人筋疲力尽的生活岁月,他们知道,表达的再多,最后还是要面对生活中的一地鸡毛,他们没有多少资本经得起这种消耗。
单位里的小年轻咄咄逼人、无所畏惧,时刻都想取代他们。领导又常常看自己不顺眼,还动不动就批评你业绩不怎么突出,于是明里暗里地羞辱你,让你时刻感到一种危机感和压抑感,他们吃准你不敢随便拍桌子走人。
关注那么多,压力那么大,自律那么强,他们在朋友圈能有什么表现呢?
他们既不想暴露自己的兴趣,又不能表现自己可能的无知。他们既懂得尊重别人,看破不能说破,又不想言多必失让别人讥笑。再说,还有那么多的话题禁区,让他们不敢妄议,免得祸从口出、自找麻烦。于是,沉默成了一个最佳也是最安全的选择。
他们懂得,那些五光十色的朋友圈,与其说是对别人的炫耀,倒不如说是对自己缺乏自信的安慰,而中年男人已经不需要这种安慰。
他们懂得,生活终究还是自己的,即使无人喝彩,也要用心地活。那些花里胡哨地的高谈阔论,即便需要,朋友圈也不是最适宜的地方。他们不需要在朋友圈用力表现自己的博学多才,也不需要在这里表演貌似有意义的人生。
朋友圈里的歌舞升平或者风花雪月,都已经不属于他们,他们只能躲在一旁悄悄地注视着别人、欣赏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