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下来的时候,我常常会思考这样一件事情:我们每个人来这人世间走这一遭究竟是为了什么?对于这个问题我一些粗浅的认识:对于大多数平凡人而言,我们没法在这个世界上激起层层波澜,我们也无法在百岁之后还流芳百世,但是我们起码可以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在自己的人生路上证明我们存在过,也可以用自己的力量影响几个身边的人。在读了一个人的朝圣的后,这样的认识更加深刻了。哈罗德就是靠着他的一双脚,丈量了六百英里的土地,向他自己证明了自己的存在。
哈罗德是个可怜的老头,这是我对他的第一印象。从小就是不出众,不冒尖的,甚至可以说是那种“看不见”的人。在啤酒厂工作了一辈子,退休后便开始了无聊的两点一线的生活。在奎妮的信到来之前,他脚所及的地方也许就那么方圆百里。而终究,奎妮的信来了,也带来了他人生的转折点。在他给奎妮寄信的路上,我看到了这个老头他对自己这大半辈子生活的否定。确实他在很多方面都可以说是失败的。他好像受够了自己的人生,受够了当一个不被爱的孩子,一个不称职的丈夫、不称职的父亲。终于,在加油站女孩关于信仰的说辞下,他做了他人生中最疯狂的决定:走路去贝里克郡!用信念给奎妮活下去的勇气和力量。而这可能是他这一生中做过的最正确的决定。
这个连徒步爱好者都算不上的老头,就在没有地图、没有指南针、没有专业装备、没有任何规划、甚至连手机都忘在家里的情况下,踏上了他一个人的“朝圣”之路。与其说是朝圣,在哈罗德自己心里,这不过是“把一只脚放到另一只前面”那么纯粹的事情。他就是单纯地想唤回失去多年的友谊。可我认为在他的潜意识里并没有那么单纯,这是对他过去窝囊人生的一击绝地反攻。
在一路向北的途中,哈罗德除了不停地走路,他还在不断地回忆。他想起了抛弃他的母亲,想起了终日酗酒每天带不同阿姨回家的父亲,那是他儿时缺失的爱。他还想起了与莫琳——他的妻子初次相遇时的那种一见倾心,想起了婚后快乐温暖的时光,好像莫琳填补了那份缺失的爱。还有他聪明的儿子戴维,在对戴维的回忆里满是悔恨。哈罗德的父母没有教会他如何爱人,而他也终究不知道该如何与儿子沟通。在有关戴维里回忆里,哈罗德似乎总是刻意地避开一些事情,直到文末他写给加油站女孩的信里才道明了真相。他自责于没有尽到父亲的责任,而导致了考上剑桥的如此优秀的儿子酗酒、找不到工作,最终自杀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我想,哈罗德对此一直难以释怀,直到最后他直面痛苦,袒露真相之时,才得到了解脱。而那时,莫琳也不再责怪于他,曾经的温暖又涌上两人心头。
对于哈罗德来说,这段旅途还教会了他“接受”和“给予”一样需要勇气。在这样的没有准备的徒步中,哈罗德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也很不好意思地接受了他们的“施舍”,有时只是一杯水,一个三明治,有时是一夜安眠,还有时是一套简单地徒步工具。起初的时候,哈罗德接受得是那么不安,唯恐多欠别人一分。而当他在快要走不下去打算放弃的时候,给养老院的一个电话改变了他的心态,给他带来了这段旅途中的转折点。养老院的人告诉他奎妮居然奇迹般地有所好转,她真的在等他来。这对哈罗德来说真的是太意义重大了。他不再疑惑,不再退缩,仿佛重新充满电一般前行。并且,他真正找到了徒步的节奏的,他将一切多余的或送人或寄走,轻装上阵;他开始坦然地“接受”,甚至用自己的一段故事或听路人的倾诉,主动向人们换取一些必备的饮食;他也不再住小旅馆,而是找了一个睡袋找一个干燥之地就安睡一晚。
可惜不久这样的节奏,被媒体报道吸引而来的“跟随者”打乱了。他们看到了哈罗德的故事,纷纷前来跟随,天气好的时候一队人仿佛游行一般。这些人中,有人试图寻找生命的意义,有人来寻求心灵的慰藉,有人希望激起人们对癌症的重视,也有人带着不太纯粹的目的。其中有一个叫里奇的家伙,他需要的是媒体的关注,是鲜花,是掌声。而哈罗德为的从来不是这些。当先行部队到达养老院,接受众多记者采访,媒体曝光,无数鲜花和掌声的时候,哈罗德依然以自己的节奏在行进着。虽然这其中又有迷路和迷惘,但他终于还是到了,见到了身患癌症的奎妮以及前来与他汇合的妻子阿琳。
这段朝圣之路或许已画上一个句号,但是哈罗德的人生却好像因此而开启新的篇章。他不再是原来那个可怜的小老头,他放下了曾经的不幸,也放下了心中执念已久的愧疚;他给了自己一个交代,也给了奎妮一个平和的结局;他重拾了与阿琳的温暖岁月,也重塑了自己的人格。
最后,正如哈罗德所说,每个人的经历看似千差万别,但有很多东西却是相通的。人生大概也是万变不离其宗吧,而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每个人心里可能都有一个答案,也许也是看似大相径庭,但实则都是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