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苏南百强县,同学刚刚和我说,他们高中刚刚录取的都是苏北籍的老师,为什么呢?我的一个助教明明研究生只能去小学,因为考不过人家,太安逸啦!!或者是嫌弃高中累。
前两天和一个办厂的亲戚聊天,4k—5k的文员招了半年没招到,工人奇缺,都乐意做美团骑士也不进厂,因为他们厂一个月只休息2天。时间不自由。
他说他隔壁老板招的文员,开的车比老板还贵,他们平时对员工还不能说太重的话,为啥呢,为这么点工资,做的不开心,人家分分钟辞职。
我还有个微信朋友,做hr的,原先是做财务的,小厂私企,所谓hr其实什么都管,哪个岗位今天少人,她就顶哪个岗位,甚至还要辅导老板小孩做作业。即便有假期,老板手机一呼,就得出现,干了八年了,工资很高,满打满算15w一年,后来自己结婚生小孩,小孩上学,有二胎,实在顶不住了,只能辞职,她一走,老板起码要找两个人才能做的了她的工作。为了顺利辞职她尽心尽力的给老板招人,从怀二胎,到二胎能走了,才顺利交接。用她的话说,人太麻利也不太好,导致老板对员工的要求莫名过高,总也不满意。而且现在本地的年轻人吧,一双鞋子动不动就千把,大学生活费就3k起,你这起始工资才4k—5k,人家怎么会尽心尽力的干,所以她特别乐意找外地的大学生。
有时候回头想,我们应该怎么教育孩子,我觉得应该先严后松,毕竟由奢入俭难。
初中就穿动不动上千的鞋子,一支笔六十多块钱。那么以后踏入社会,如何能接受4k5k的小城工资呢,孩子还能尽心尽责的面对工作吗?
很难了,他会觉得自己的价值好低,学了那么多年,一个月工资才两三双鞋,他是不是要不开心?
哪里还有工作的动力?
没有社会经验,给钱创业能成功吗?
难道个个都能当公务员吗?全江苏省100w小学生,最后出50w高中生,最后上所谓一本线的其实全省就10w
最可悲的是有的爸妈还在以老一套的方式教育孩子,吃穿用都给孩子最好的,舍不得孩子受罪,舍不得孩子做事,舍不得孩子……最后苦了自己害了孩子,哪能个个都靠读书读书来呢?家务必须得干啊,脚踏实地啊。
所以从小严格绝对不是坏事,很多欲望和目标就是应该靠自己实现。
快乐教育本来就是个骗局,即便不辛苦读书了,难道不需要好好生活吗?生活能考躺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