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写在前面:
大家好,我是小安,一个97年的男青年,今年7月就将迎来自己的大学毕业季。
而就在去年,我选择了,出道。
分享我的故事,就是想给看到这篇文章的年轻朋友一个善意的提示,我这条“过来人”走过的路——
别跟来!
01
突变
2020年的那个寒假,我刚结束自己的大三上学期。
那时候的我,是模特大赛冠军,是十佳歌手冠军,是多家工作室的签约平面模特,还是学校艺术团的团长,算是个不折不扣的校园小网红吧。
不光校内风光,校外我还做着两家公司的兼职实习,平时还能接一些周边培训机构的广告代言,业余收入也算是不菲。
就连毕业后的去路也早就谈妥,一家从大一就深度参与的创业公司,毕业后就可以直接入职分干股。
一切都好似顺风顺水,可疫情袭来——创业公司倒了,培训机构关了,兼职被中断了,学校里的各项活动也都停止了。
一夜之间,我变成了一个无人问津的“路人甲”。
原本自以为安排的清清楚楚的未来,突然充满了断崖式的不确定性。
我,懵了。
我清楚自己的大学不算好,在往常时节,应届生毕业就业都很难有好出路,现在疫情之下,一个本科毛孩子找工作可以说是难上加难。
所以我花了三年时间,陪着一家创业公司一起成长,为自己提前留出去处,可疫情冲击,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更何况,我连巢都还没正式进去呢……
我也不是没有考虑过出国留学去镀层金,可海外疫情加政治局势,直接帮我排除了一个错误答案。
我该怎么办,我该做什么,我该去哪里?
02
通往“出道”的大道
疫情最严重的那段时间,每天宅在家里,除了网课,就是微信、微博、抖音,看着各个平台上那些百万、千万粉丝的播主,我和很多年轻人一样,也做起了成为网红的梦。
仗着自己有过当平面模特的经历,我自认比一般人更懂得一些摄影和摆拍的技巧,所以就开始每天在抖音上,上传一些不同穿搭的“耍帅”视频。
现在想想,有够中二的。
不过那时候,真的很天真的认为,能靠颜值让自己混口饭吃,甚至还幻想过被星探发掘,签约经纪,参加选秀一步登天。
可现实是清醒的,一个月的时间,我的抖音号只攒下了一千出头的粉丝,比我妈平时没事拍拍花花草草的抖音号也就多了两百多个粉丝。
然而那时候的我,却把这都归结于一个失败者们最常用的原因——“抖音把我给限流了……”
就这样,我又死撑了一个月,到最后,我都对自己摆的造型感到厌恶了。而就在我打算放弃之时,一条信息的到来彻底把我推上了这条,“非常之路”。
“小安,我这有两个活儿,一个是**卫视的***,还有一个是**地方台的***,你看看,感兴趣咱们电话聊。”
发信息的人,我管她叫韩姐(化名),是我之前参加校外活动时候认识的一个圈里人,我曾经帮她客串过一次MV的拍摄,所以也算是熟识。
韩姐认识很多圈内的经纪人,在很多电视台都有关系,用不太准确的话说,有点像是所谓的“星探”了。
突然收到这样一条信息,对于我来说,几乎可以说是“天降横福”了。
在和韩姐通过话后,我几乎都没怎么多斟酌,便选择了**卫视,大卫视,大曝光嘛,就这样,我满腔热血的走上了一条通往“出道”的大道。
03
一个10个男人6个gay的包厢
按照韩姐的指示,我在五一的时候去了**卫视总部,说是要见见制片人,算是做一次“走过场”的面试。
因为还没有正式签约,所以机票、酒店都是自己定的,心里想着,一旦能上**卫视的节目,这点钱还不是分分钟就赚回来。
可那天的经历,现在每每回忆起来,仍旧有一股想呕的冲动。
那天晚上,我在韩姐的带领下,去到了一家非常豪华的KTV,韩姐说,等下要见的都是大制片大策划,随便哪个人要是愿意捧我,我就发达了。提醒我,让我进去之后懂事点,说着还给了我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
我连忙点头应着,心里思衬,自己这几年,也经常陪一些企业的老板吃饭喝酒,应酬方面多少还算有几分经验,怎么也不至于失了场面。
进到包厢,粗略扫了一眼,大概十个人,都是男的,连传说中的陪酒小姐都没有。
这让我大大松了一口气,还以为今晚这个局够正经。
可事实证明,我真的是,想太多!
这十个男的里,居然有六个都是gay!
别问我是怎么知道的!
总之,那晚我在包厢里待了一个小时都不到,就借口自己不舒服,提前离场了。
我后来给韩姐发了个信息,象征性感谢的同时,也明确表示了一点,出卖人格的事情,不行……
04
这个节目是他爸投资的
后来韩姐可能也是觉得,那晚的事有点对我不住,就把另一个地方台的活介绍给了我。
小电视台,收视率比不上大卫视,不过好在没有再出现那种“男男”潜规则了。
我就这样,过上了很多人都会向往的,能上电视的日子。
不过且不说表面都没什么可风光的,背后的苦涩倒是一大把。
我和很多同期录制的伙伴们一样,其实都是属于临时工性质,没有合同的。
为了录节目,我们连自己的名字都要舍弃,更名改姓,重塑人设。
所有的录制都有节目组写好的剧本,我们只需要去演,去秀,去耍帅,去炒话题。
稍一不注意,表现的不自然就要挨导演一顿臭骂,然后所有人陪着重来,明明是临时工,却要扛着比正式工还大的压力。
每次节目录制4-5天,通告费是2000块钱。
因为节目不是连贯录制,还是外省的电视台,有了通告才能过去,所以我要经常两地往返。为了省点机票钱,几乎每次都是买最便宜的硬座坐一宿过去。
不过虽然难熬,但还是会安慰自己,再努努力,说不定哪天就被伯乐发现,成为节目的一哥了呢。
可直到有次几个同期录制的伙伴私下聚餐,我才明白自己的想法是有多天真,多幼稚——
“你们听说了没有,原来咱们这个节目就是***他爸投资办的!”
“哇……真的假的……原来他背景这么厉害……”
“可不是嘛,所以人家才是内定的节目一哥,咱们啊,就是节目组找来的托儿,抓紧机会在这刷刷脸,能吸点粉就知足吧……”
这个节目是他爸投资的……
这个节目是他爸投资的……
这个节目是他爸投资的……
听到这个消息,我的心里就一个想法——这他么是在拍电影吗?
到底是我的经历太过戏剧性?
还是本来这个“圈”就是这样的运作模式?
这些问题的答案,我都不知道。
我只知道,那天之后,我第一次从心底承认,对于我这样一个,有几分颜值,却不懂作秀,有着精神洁癖,却没有后台的素人来说——
我可能真的,不太适合,“出道”……
05
后话
曾经在知乎上看到一个很扎眼的问题:
如果现在年轻人的出路,是去“出道”,这是不是时代的悲哀?
在经历过这些之后,我想说,年轻人“出道”并不是时代的悲哀,只能说,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一个选择方向。
就和找工作就业一样,我擅长数字,那我就去做财会,我擅长沟通,那我就去做销售,我擅长代码,那我就去做技术。
做歌手、做演员,其实也是一种工作,不是吗?
只不过,很多人只看到的这份工作“一夜暴富”的属性,所以,想要做这份工作的人,就会被很多做不了这份工作的人,定义成痴人说梦或者是财迷心窍。
可是,对于有些年轻人来说,他们能歌善舞,有一副天生的好皮囊,他们很多人的初衷只是希望能够在他们擅长的领域,有所建树,可实在可惜,“某圈”这个“职场”,并不适合他们。
所以,针对那个问题,我想从另一个角度去说——
对于真正擅长“出道”的年轻人,得不到一个至少相对公平竞争的平台,这,才是他们的悲哀。
至于我,并不属于值得悲哀的人之一,因为对于“出道”而言,我远远配不上“擅长”这二字。
以上,有愤世嫉俗之语,不喜勿喷;有心灰意冷之词,仅我之见。
“出道”虽是道,劝君慎踏足。
End
/
「青源智库」
收录最真实的“过来人”故事,陪你从大学到职场。
公号同名,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