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儿子去年上了一年级,幼儿园里他几乎玩了三年。确定了小学后,我和我先生开始考虑要不要让他上学前班,最后我先生觉得学前班的东西不难,还是自己教吧。但孩子毕竟是孩子,我们都高估了自己的能力。倒不是儿子笨的学不会,只是玩心太重,根本没有好的办法让他静下来,他根本不愿意写这些看起来规规矩矩的字和算这些他很陌生很陌生的题。
假期自然学不了多少东西,只好等到开学再学。等到开学了,才知道一个班的同学,绝大部分都参加过学前班教育。因此,老师讲课的进度感觉挺快,上过学前班的自然学得轻松,没上过的只能拼命往前赶,担心被拉下。我儿子属于后者,于是我和我先生就拼命帮他学习,不光利用睡觉前的时间,也充分利用上学放学的途中,拿树叶树枝,路边的石子等帮他理解数学加减法。见到什么就让他试着用拼音拼出来。
整个上学期,我儿子都是处于赶的状态,作业做到很晚,成绩不好也不坏。
下学期伊始,我突然发现儿子做作业速度比原来快了一半,有时甚至在学校就做完了作业,他的字也由原来的B+变成了A+,口算出错的也很少了,成绩在慢慢的上升。直到有一天,一个同学的妈妈说他儿子上学期一直在九十分以上,现在每次考都是七十来分,她很是生气,孩子也变得很内向。这时我才发现学前班的优势基本在上学期。而我却庆幸儿子因为从没得到高分,所以他不患得患失。因为有了我们的鼓励,他一直在努力追赶,不去计较分数,所以他很阳光,在学校结交了很多的朋友。他很乐于助人,善于分享,主动帮助老师同学,渐渐地当选了班干部。
而现在,他每天还在追赶中学习,每天都很阳光地玩耍……
所以我觉得报不报班,需要家长来权衡。学前班就像一把双刃剑,如果报了,一年级上学期家长和孩子都会比较的轻松,但正因为学过,再上课就相当于炒冷饭,上课表现的不专注。如果不报,一年级上学期,家长就得有很好的耐心,愿意牺牲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去辅导孩子,常常鼓励孩子,而不能因分数患得患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