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互联网流行躺平主义,传言90后已经躺平,他们拒绝与主流意识形态合作:不工作,不消费,不结婚,不买房。将人的一切价值归零,包括自身的存在意义,相当于活死人。怎么会这样呢,因为人生苦难重重,充满着各种各样的不可承受之轻重。消费社会的高速运转、科技的一日千里、人际关系的疏离……社会已经物是人非:你以为你的工作在赚钱,其实是钱在奴役你;你以为在互联网是让你获得信息,其实是信息在轰炸你;你以为你在玩手机,其实是手机在玩你……年轻人被搞得满头是包严重幻灭,被裹挟的年轻人更是活得疲惫不堪,找不到的存在的意义,这导致了躺平主义的出现……我们到底应该怎么看待和化解生活的苦难与疲惫,活出生命的质量?或者说人生意义是什么?或者说人这一辈子,到底是什么东西在驱动?这一人生终极心理学问题的研究上,分享下维也纳的三大著名心理学流派见解。
第一个流派代表人物,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他是第一个对人格进行全面而深刻研究的心理学家,他认为人的心理问题源于人格失衡,也就是人格形成过程本能需求因为求之不得或者过度满足,反正就是照顾不当,如是作妖幻化出各种心理和生理疾病。具体说是这样,他认为人格有三层结构:本我、自我、超我。本我即天生的动物本能的我,就是饿了要吃饭,冷了穿衣,饱暖思淫欲,这结构层都是天生的自然本能,他遵循快乐原则,目的是及时满足。而自我,可以理解为意识、理智层面的我,是由本我分化出来的,由于本我的各种需求,不能在现实中获得立即满足,饿了就要吃,可能外卖打烊了;天气突然降温,结果衣柜没看得上的衣服;看到美女就想去搭讪,美女的男朋友却是个壮汉……这个时候要去迁就现实限制,并学习如何在现实中趋利避害,通过迂回方式的延时满足或替代满足,外卖打烊我就出去吃,找美女不行我就找降低标准找翠花,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自我遵循现实原则,对本我本能需求去调试变通。超我,可以理解为崇高的自我理想和良心道德的我,代表社会道德标准,超我是从自我中分化出来,处于人格最高层,他是个体在生活中接受社会文化道德规范的教育而逐渐形成的,看到别人女朋友漂亮也不能乱来,这不仅可能会被打死,朋友妻不可欺,核心是不道德,超我遵循至善原则,监督管制本我活动,抑制性欲和攻击行为,不能让你兽性大发,并指导自我,要讲良知,向社会道德看齐,别动不动就跟牲口一样,诱导个人向理想努力,达到完善的人格。
弗洛伊德认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这关系就像是你跟你女朋友还有女友她妈,本我就是你,青春期蠢蠢欲动,总想下手把生米煮成熟饭,超我是女友她妈,闺女可以带出去,但晚上必须各回各家各找各妈,还没结婚呢,不能坏了名声;自我就是你女朋友,晚上怕你不来,又怕你乱来,人格就是这么个斗智斗勇的三角戏码,导演是性——内在驱动力是性。本我不顾现实,只要求满足欲望,寻求快乐;超我按照道德准则对人的欲望和行为多加限制,而自我则活动于本我和超我之间,它以现实条件实行本我的欲望,又要服从超我的强制规则,它不仅必须寻找满足本我需要的事物,而且还必须考虑到所寻找的事物不能违反超我的价值观,你女朋友真的好难。当然这个人格是慢慢发展成熟的,分为五个阶段:口唇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生殖期。在人格形成的每个阶段本我需求的满足要么多了要么少了、或者遇到外力的中伤,人格结构就会失衡,导致不健全人格的形成,人就会出现各种精神问题。弗洛伊德认为,前三个阶段是人格发展的最重要的阶段,人格的最初形成应是在5岁左右,为成年后的人格模式奠定了基础。也就是说,童年需求的满足质量决定了人生的质量,我们常说原生家庭影响就是这个范畴。人格形成多多少少都满足的不是很到位,也就是说大家多多少少都会有世俗烦恼,都有点深井冰神经质,那怎么办呢?那我给你进行精神分析,分析你童年经历,分析你的性经历,分析做的梦、祖上十八代等等一切相关的因素,看看是哪个阶段纠结了刺激了,然后把这个结解开,把刺挑了就没事了。
第二个流派的代表人物,是阿德勒,他创立的个体心理学,他就不同意弗洛伊德的决定论,弗洛伊德认为心灵过去所受的伤害是引起目前不幸的罪魁祸首:比喻一个人性格内向,弗洛伊德一分析原因是因为你妈妈比较强势,童年各种需求一直被你妈主导压制了,久而久之形成了内向孤僻的人格。阿德勒说,那是扯淡,任何经历本身并不是你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我们并非因为自身经历中的刺激--所谓的心理创伤而痛苦,事实上我们会从经历中发现符合自已目的的因素。内向的你是害怕或者没有勇气去面对跟人聊天打交道的尴尬和不舒服,为了达到避免这一切不适的目的,你找了童年的妈妈做挡箭牌而已。把责任归结到你妈妈身上,这是弱者弱鸡的表现,不要这样坑爹妈。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已赋予经历的意义。强人妈妈不一定养出来弱鸡儿子,经历的本身并不会决定什么,而是我们自己给过去的经历赋予了什么样的意义,我们每个人就是活在自己主观编织和赋予其内涵的世界里,这直接决定了我们的生活,也就是说任何事情本身是中立客观的,你怎么看决定了事情是什么样。人生不是由外界别人决定的,而是由自已选择的,是自已选择自已如何生活,当然可能你习惯了而不自觉。对于心理问题的诊断,不同于弗洛伊德的决定论,阿德勒是目的论,你是为了达到你的目的,而选择各种人格心理症状,这是一套强者生存哲学,他认为人生是为了追求更高更远更强——追求优越、财富和权力,内在驱动力是自卑。自卑本身没问题,而且是好东西,是人追求优越的内在动力:有的人觉得自己哪哪都不行,知道得太少了,所以更加发奋图强,弥补自我超越自我,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就是这么个意思。但是有些人呢,没有勇气改变现状,用自欺的方式麻痹自己,用虚假的伪装来粉饰逃避现实——阿Q式消极补偿,这种自卑就比较纠结,人称自卑情结,因为缺乏勇气面对自己的不足和不舒服,由找不到解决办法,久而久之便形成了自卑情结。就像日本岸见一郎解读阿德勒心理学,人生没那么困难,是你让人生变得複杂了,其实,人生非常单纯。怎么办呢?你所需要的是勇敢面对,所以阿德勒是一部关于勇气的心理学,人的一切烦恼来自于人际关系,处理人际关系关键是要课题分离,意思是你的事就是你的事,他的是他的,也就是“关你屁事,关我屁事”的课题分离法,不要老想着干预别人的课题,也不要让别人干预你的课题,建立起平等互利的横向人际关系,积极行动,别让自卑困住了你,要革自己的命,超越自我,要勇敢做自己。
第三个流派是弗兰克的意义论,他认为,人生最重要的是发现并活出生命的意义。维克多·弗兰克——一个被奥斯维辛集中营摧残的精神科医生凭着心中那无限的热爱和超拔的意义奇迹般地活了下来的幸存者。本来他完全可以去美国躲过这次对犹太人的屠杀运动,去但是他因为家里一块块石头上用希伯来文刻着《十诫》当中的一条:“荣耀你的父母,地上的生命将得以延续。”。他说这是上苍给他的指示,所以他最终的决定是留下来保护自己的父母,就让美国签证见鬼去吧。就这样,他们一家全都被纳粹带到了奥斯维辛集中营。然后,他的父母、妻儿、哥哥,全都死于毒气室中,只有他和妹妹幸存。弗兰克尔不但超越了令人战栗的残暴与恐怖和炼狱般的痛苦,他把自己和狱友当做观察样本,进行心理学的研究和分析,开创了心理学上的“意义疗法”。他在1945年从奥斯维辛集中营出来后,用9天时间写出了10万字的小书——《活出生命的意义》,书名很鸡汤。简单来说就是无论你处在怎样的痛苦之中,都一定能找到绝处再生的意义,然后让这个意义支撑你走下去。弗兰克用他的经历告诉我们:尽管外界的力量能夺走你的一切,但它唯一无法剥夺的,是你选择如何应对它的自由。我们无法控制生命中会发生什么,但我们可以控制面对它时,自己内心的情绪与采取的行动。在集中营里,很多人都不是被纳粹杀死的,而是自杀或者是完全放弃了活着信念,内心奔溃了,紧接着便很快就死于疾病。而那些对未来还所期待,还拥有勇气的人,才有可能成为幸存者。他说就算在最最极端的情况之下,我们都还拥有自由选择的权利。人所拥有的任何东西,都可以被剥夺,唯独人性最后的自由——也就是在任何境遇中选择自己态度和生活方式的自由,不能被剥夺。苦难的降临我们是无法阻止的,它虽然可能使我们暂时屈服,但没有什么能够阻止我们去追寻生命的意义,去重获希望。
人类对生命意义的追求是其主要的动机,而不是什么本能驱动。一个人生活有了目标后就会感到生命是有意义的。人类最原始的动机力量是追求意义的意志。这种生命意义是独特的,因为只是并且只能是由特定的某个人来完成。也只有这样,他才满足了自己追求意义的独特愿望。人,能够为了自己的理想和价值而活,甚至为此付出生命!
那如何才能活出生命的意义呢?人们活着是为了寻找生命的意义,这也是人们一生中被赋予的最艰巨的使命。人要找到自己的使命,弗兰克尔发现可能找寻到生命意义的三个途径。第一是通过创立某项工作或从事某种事业;第二是经历某种事情或者面对某个人,换句话说,不仅能从工作中也能从爱中找到意义;第三是在忍受不可避免的苦难时采取某种态度。苦难本身毫无意义,但我们可以通过自身对苦难的反应赋予苦难意义。
看过电影《美丽人生》中的男主基度同维克多·弗兰克尔一样,拥有面对现实强大的乐观心态,把经历的苦难生活过成了诗,给儿子编织了一个美丽的童话梦,教会他乐观生活。弗兰克尔一生对生命的都充满了极大的热情,67岁仍然开始学习驾驶飞机,并在几个月之后,拿到了飞机驾驶执照,到了80岁还登上了阿尔卑斯山,最后一直活到92岁高龄。
其实他一生中出版了30多本著作,但是恰恰是这本他原本打算匿名出版的小册子,给他带来了极大的成功。后来他在哈佛和斯坦福担任教授,并且在全世界游历讲学的时候,一直告诫他的学生:不要只想着成功——你越想成功,就越容易失败。成功就像幸福一样,可遇而不可求。它是一种自然而然的产物,是一个人无意识地投身于某一伟大事业时产生的衍生品,或者是为他人奉献时的副产品。幸福总会降临的,成功也同样:常常是无心插柳柳成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