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老师碰到现代诗歌都觉得束熟无策,读一遍了之。现代诗歌教学种存在有以下问题。
首先,重朗读轻指导。现代诗歌教学,语文老师最常用的方法是通过诵读来达成学生对作品的理解。经常采用一读、再读、齐读、分组读、分角色读、美美地读、配乐读……但往往缺乏诵读技术指导,一节课采用了很多种读法,但学生诵读水平并未真正提高。
其次,强情感弱体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概念化的地把教参或传统解读的结论告知学生,并不关注学生在具体的诗歌情景中体验、感受情感的表达方式,学生感觉现代诗歌空洞无物,情无所附。
第三、抓形象疏内涵。教师能够注重和学生一起提取和归纳诗歌表达情感的意象,并和学生一起研究形象塑造的修辞手法等。但却多数停留在形象本身,极少关注形象所承载的意义,也缺乏对作家塑造形象意义的分析,从而使诗歌阅读流于形像的表面。
第四,有想象缺联系。诗歌想象的空间是非常广阔的。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大部分教师都注重利用想象来打开诗歌阅读的思维空间。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又往往忽视了联想与想象的生活基础。诗歌的联想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建立不起来。阅读过程中不能给予学生及时的指导和调整,现代诗歌教学中想象的运用便失去了效应。
归纳、分类、积累、比较是学诗代诗的不二法门。现代诗歌大致分为写实的诗与象征的诗两大类。相对而言,写实的诗歌较好理解,讲解起来也较容易。而象征的诗歌所因为暗示,象征等手法的运用,多具隐喻性。不易理解。不论爱国诗,乡愁诗,爱情诗,抒情诗,叙事诗史诗等,都有直白与隐晦的区分。归纳总结同类主题或同类形式的一些诗歌,对其特色以及同中之异、异中之同进行归纳就易于分析。
把“入境”作为重要内容。真正要把学生引入诗境中去,教师首先要自己能够前入诗境中去体验一番,然后才能以自己切身的感受和体验来引导学生。教师在备课中除了要占有资料外,更要把“入境”作为备课的重要内容:一是要反复诵读感知,并借助战友的资料展开联想和想象,设身处地进入诗的意境中去,获得一种身临其境的现场感,达到与做的情感上的共鸣。二是要能够反思自己“入境”的心理过程,记下自己遇到的阻碍产生的联想和想象经历的情感和审美体验,获得的思想启迪等。三是要能够用形象具体而又饱含感情的语言,把自己感受到的诗歌意境描述出来,然后在教学设计和实施时,把自己“入境”获得的信息作为重要的教学资源充分利用。
明确了现代诗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在现代诗歌教学中要努力避免这些问题。并且在备课的时候把“入境”作为重要内容,利用归纳、分类、积累、比较的方法教学生去学习现代诗歌,就可以比较好的做好现代诗歌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