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在公众号里发了一段文字大致是:一个拜年短信电话没接到的举手。后台大家都说接到的是微信拜年,而且复制粘贴拿过来的都一模一样,有的甚至连名字都没有改。近些年手机功能越来越齐全,然而最初的打电话却越来越薄弱。我们开始不习惯打电话,甚至于说过的那个永远不会停的号码也因为资费升级无人问津被停掉。
可能是个人偏爱打电话,即使现在微信可以语音聊天我也愿意打电话。父母也不太会用微信,往往有时候我发的朋友圈他们两三天才会看到然后点赞问我。从小到大家里就我一个小朋友,特别理解家里只有一个孩子,要是孩子不在家,父母的那种孤独感。记得有次妈妈发语音给我说你怎么不给我打电话呢?我微信回过去说这不是在有一搭没一搭地聊微信吗。妈妈说想从电话里听到我的声音,其实他们特别孤独。一直觉得,在聊天工具上既看不到对方的表情,也感受不到说话的语气。
今天看《欢乐喜剧人》常远饰演的CY来自东北屯里,被经纪公司包装成来自美国德克萨斯州的巨星。世界巡演结束后回到家撞上直播的村民,美国人装不下去,他爸说我现在就和他断绝父子关系,母亲也随即说:网友,请你们继续喜欢我们远儿,我们不配有这么好的儿子,我也跟他断绝母子关系,请你们永远支持我们家远儿。父母永远为儿女着想,为了儿女前途不惜断绝关系。然而我们出门在外比较忙的时候真的都顾不上给他们打个电话,他们也不太敢主动给我们打电话,怕打扰我们的工作学习,怕影响到儿女的前途。
春节前在"imin我在"上面有一个公益活动就是“简单点,新年你在就好,何必纷杂”,少的可怜的人参加。
我叔叔家孩子春节前去上海打工到现在都没有给他爸打过电话,有天我叔叔来我们家让我帮忙给他手机上弄个东西,不小心摁到通话记录,看到他和弟弟的二十多条通话记录我一下叫出来,你们俩也太能聊了吧!我叔叔说那是他打过去的,一个都没有接也一个都没有回。有时候我都在想他到底在干什么,即使一天上班十二个小时也可以抽一分钟回家长一个电话呀。我叔叔不太会发短信,那天帮他给儿子发了条短信,也不知道现在回电话了没有。可能是男生不善于表达,这并不代表他们不想家,每个人成长都需要时间,我相信时间和经历能给他们答案。
其实他们太孤独了,他们期望的不过是一起看个八点档,即使你坐在他们旁边玩手机,只要你在那里就好。走在街上等车的时候打个电话,车来了告诉他们,他们会说你快去忙你的吧。其实你也没有多忙,就是抽不出时间打个电话。她其实是最没有安全感的那个人,我妈妈在我小学初中的时候,就开始问我:“你长大了不用养我,你长大就变成白眼狼了。”每每处在这个时候,我都觉得她其实比我更没有安全感。就像我们有时候明明想要什么东西,怕别人拒绝就先发制人拒绝承认“嗯,那个东西我想要。可是我想要并不代表你可以给我呀!”
小时候,别的孩子都去好远的地方读书,怕我会被欺负;也不让我一个人坐车,担心我被骗;还会禁止我早恋,怕我被伤害。
这些过度的保护,或许也在让我一直在承载来自她所畏惧的畏惧吧,我一路长大都很胆小。
长大后,我一个个揭开童年的阴影,发现世界不像妈妈说的那么危险。所以读大学之后,我开始刹不住车地往前冲。
可能我们一直没有注意到的是,父母剩下的人生计划里都是我们。而我们是在权衡利弊斟酌再三之后选择避重就轻,还是义无反顾地做父母的铠甲,时间会给你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