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有着过多的自我牺牲的精神。这不是勇敢,倒是怯懦,是在长期的无助的牺牲状态中养成的自甘牺牲的惰性。
——萧红
封建社会女子的地位低下,饱受凌辱,女性文学更是在夹缝中生存。它就像花苞,等待时机,绽放美丽。在中国,有许多有才华的女性,她们影响了一个时期,影响着一代代人的思想。
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时期,因有她们的出现,女性文学出现了一缕曙光。武则天时期的上官婉儿,有“巾帼宰相”之名,著有《彩书怨》,《游长宁公主流杯池》,词藻华丽,语言优美,真好像是夙构而成。一代文宗李清照,她的“辞寒金小髻鬟松,醒时空对烛花红。”引得几人泪?“细雨吹雨弄轻阴,梨花欲谢恐难禁。”拔动几人心弦?“江梅已过柳生绵,黄昏疏雨湿秋千。”使得几人愁?李清照的才华融入诗篇中被人传送至今,每当诵读她的诗总能想起那个忧愁的年代,那个才华横溢,带着悠伤的女子。汉代司马相如之妻,卓文君,一首《白头吟》“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愿得一人心,白头不相离。”已被多人铭记。正如《红楼梦》中所描写的林黛玉和薛宝钗一般,气质美如兰,才华馥比仙。
1912年,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覆灭,中华民国成立,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逐渐开放,中国文坛上出现了一大批女性作家及作品。她们以其独具特色的创作及审美倾向而独树一帜,成为当代文学中的一股强劲的新鲜血液。
她们是经典,虽已逝,却永存。20世纪的中国文学还存在着不带多少焦气的一角,正在这一角中,一个远年的上海风韵永存,而随着这部传奇的悄然落幕,40年代的旧上海也沉入了历史,这是一个人的死亡,是一个城市的陨落,是一个时代的终结。她就是民国四大才女之一的张爱玲。她拥有令人惊叹的才华,却英年早逝,正如《金陵十三钗诗》第一首所写:“可叹停机德,愖怜永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形容的便是走遍万水千山,情遗撒哈拉的才女三毛。三毛有句话:“人生苦短,不喜平淡。”的确,三毛是过得极不平淡,甚至可以说是惊世骇俗。她逃学,苦恋,远走高飞,遁入沙漠,以及最后自断生命,她大喜大悲,有泪有笑。有人说,书如人生,也许正是她这惊世骇俗的人生,成就了这一作家的著作。徐志摩曾描述她:一双眼睛会说话,睛光里漾起,心泉的秘密。她便是陆小曼,心中的情,寄于笔上的墨,挥入纸张,便扬起一阵文学风波。正如刘海粟全面而准确地评价:“她的古文基础很好,写旧诗的绝句,清新悄丽,颇有明清的特色,写文章韵籍婉转,很美,又无周转凿之气。她的工笔花卉和淡墨山水,颇见宋人原本的传统而她写的新体小说则诙谐直率。”
萧红曾写:女性的天空是低的,羽翼是稀薄的,而身边的累赘又是笨重的!现今,那片天空是明丽的,它似清泉,清澈甘甜;它似彩虹,美丽动人;它似鲜花,芳香四溢。
曾经的她们都是最美丽的花儿,花虽不在,色彩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