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有两个快递,我带着石榴去取快递。去的时候他要求抱抱,于是我一口气把他抱到了物业。回来的时候手里拿了两个快递,我就牵着他的手,让他自己慢慢走。于是我们开启了一次有趣的旅程。
走几步就到了小花园,他看见小花园里的假山,藤萝,赞叹一句:“真美呀!”
我说:“你也发现这里的草得好,树长得也好,对不对?”
“嗯。”
左手边是一个下沉式的小广场,那里有人打球,他也要下去,看见其他小朋友丢在旁边的一个足球,“噔噔噔”跑过去,抱起来拍了两下,失望地说:“没气儿啦。”
“咱家的球有气,要不然我们回家,拿了球再来玩吧。”
他不理我,又转向一个拿着球的奶奶,那个奶奶从南往北走,他就追着奶奶一直走到广场北头。有几个小朋友在玩攀登架,他也想玩,于是走过去,拽了两下单杠。
我说:“石榴,咱们回家吧,回家拿球来玩。”可能他觉得,即使等下去,那个奶奶也不会让自己玩球,看见的那个球又没有气,还是回家拿球比较好,玩起来更自由,于是就跟着我上台阶往回走。
走出不远,他发现地下有一个小石子,弯腰捡起来向我展示:“小石头”。继续往前走,发现别人丢弃的烟头,跟平时的烟头不一样,捡起来仔细欣赏研究一番,扔掉。转身拐进了第一栋楼。
“石榴,这是咱们家吗?”他不搭腔,正巧,从楼的最顶头出来一个女的,上身穿了白背心,下身穿条黄裤子。石榴一打眼,可能把她误看成了妈妈,更加确定这就是我们的家,他噔噔蹬往前跑,直到那个阿姨走近了,他发现原来不是妈妈,自己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然后转身就走。阿姨看上去也是一位妈妈,友好地招呼他:“你是走错了吗?小朋友。”
“他把你看成他妈妈了,因为你跟他妈妈的发型、身材都差不多。”我解释道。
给阿姨说再见后开始往回走。第二栋楼边儿上有小草儿,坚强地从砖逢里长出来。石榴蹲下身,轻轻地摸小草的叶子,用力地想拔下来,不得逞。拔呀拔,拔不动。
玩够了,开步走。指着一单元的小院说:“西红柿,西红柿。”
“这里有西红柿吗?”我把他抱上台阶,隔着篱笆往里一看,果然里面种了西红柿,大约平时阿姨让他看过。有的还绿着,有的已经变成了红色。
“果然有西红柿啊!绿色的是还没有长熟的,红色的西红柿才能吃。”
研究了一会儿西红柿,下台阶,总算到了我们楼前啦!
“转啦转啦!空调转啦!”
石榴惊呼!顺着他的视线看过去,三楼有一个空调室外机刚刚启动。我就纳闷啦,这么小的一个人,连三楼的空调他都能观察到!
终于“挪”到了我们楼道口,这下该回家了吧。不一定,石榴对楼宇门的台阶来了兴趣。他蹲下身子,想象这个台阶是钢琴的琴键,两只手在上面弹奏着,从左到右,从右到左,丝毫不介意门槛儿上的土和灰尘,就那么自我陶醉,自我欣赏,一边弹还一边哼唱,仿佛一个钢琴家在剧场里表演。我就在旁边欣赏着。不催促,不打扰。这情景让我想起那首诗《牵着一只蜗牛去散步》
终于,石榴的演出圆满结束,我们可以回家啦。
去拿个快递也不过一二百米,我们走了半个多小时。成年人出门常常有明确的目标和时间概念,直奔主题,速战速决。小朋友呢,哪里吸引啦,就在哪里探索,研究,学习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无非是晚回家一会儿,无非是拎着两个袋子耐心地多等待一会儿,无非是外面阳光比较晒。与孩子的求知成长相比,这些都变得不那么重要。就让他充分体验,尽情玩耍,身心得到满足,自然就会回家。
附《牵着一只蜗牛去散步》
上帝给我一个任务,
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我不能走太快,蜗牛已经尽力爬,
为何每次总是那么一点点?
我催它,我唬它,我责备它。
蜗牛用抱歉的眼光看着我,
彷佛说:“人家已经尽力了嘛!”
我拉它,我扯它,甚至想踢它。
蜗牛受了伤,它流着汗,
喘着气,往前爬……
真奇怪,
为什么上帝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上帝啊!为什么?”
天上一片安静。
“唉!也许上帝抓蜗牛去了!”
好吧!松手了!
反正上帝不管了,我还管什么?
让蜗牛往前爬,我在后面生闷气。
咦?我闻到花香,
原来这边还有个花园,
我感到微风,
原来夜里的微风这么温柔。
慢着!
我听到鸟叫,我听到虫鸣。
我看到满天的星斗多亮丽!
咦?我以前怎么没有这般细腻的体会?
我忽然想起来了,莫非我错了?
是上帝叫一只蜗牛牵我去散步。
我是【520亲子成长迹】社群联合发起人:夏冰,我喜欢写日记,认同记录的价值,注重家庭教育,并愿意分享育儿心得。
一年52周,10年组成“520”。1周1篇育儿记录,10年之后,记录替我说出“我~爱~你”!
如果你也在做记录,并希望家庭的成长有迹可循,可添加夏冰微信号:745992887,或扫码加入520,我们一起相伴走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