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听到每天三件事,我觉得太少了,很多事情都包括不进来。会不会做完三件事后就放松不再做其他的事情呢,反而让自己处于消极被动中。
过程化事件转变为结果化事件
这是因为每天三件事是最为简单的计划制定方法。但是往往会写成过程化事件,诸如阅读半小时,早起早睡,学习英语一小时。不是不可以,久而久之会让自己动力下降,因为并不清楚自己做这些事情背后是为了什么。突然有一天,自问我为什么要这么折磨自己,不做了,都没有什么用。
换一种思维方式,将三件事转变为结果化事情,诸如写一篇读书笔记,早起后制定学习计划,学习英语口语并练习五遍。这样的事情除了更加的具体化,还会发现每件事情背后都有自己一个小目标,完成后会很有成就感。将习惯化的三件事转变为结果化的三件事,本身就是一种进步。
结果后事件让其具有使用价值
将自己的计划结果化后,一定会更有力量去推进执行。接下来如果计划具备价值感,会让计划更加容易坚持推进。这里的价值是对于他人的使用价值。
曾经有一家医院,在手术前要求医生做好清洁工作,但是结果不理想。于是标语变为“医生的清洁工作可以让病人的生还率提高30%”,这时候医生更容易主动做好清洁工作。自己的结果如果对于其他人有使用价值,自己的行动力会更加强大。问问自己做这件事的结果可以给他人带来什么样的价值。
最近拆书帮重庆山城分舵正在举办第一届拆书训练营,21天时间让大家了解并会自己使用RIA读书便签法。这件事情对于学习者来说,使用价值是知道并掌握读书便签法;对于拆书家来说,可以通过带拆实现价值变现。因此我们在团建以及课程开发的时候都特别用心,大家的凝聚力和行动力也是异常高涨。
使用价值事件可复制化
最后要看看这个结果除了有价值,还可不可以复制呢。如果可以复制,它本身的威力就非常厉害了。让我们的行动力会更加强。这次训练营出来的成果是我们训练营本身课程开发的经验,训练营的开营、结营,以及期间三节拆书课,这些成果都是可以积累下来,应用到下一期训练营中。
此外我们还发想举办一本书拆书训练营,以一本书为核心举办拆书训练营,21天时间通过拆书家的带领让学习者深入学习一本书,并学以致用。前期拆书训练营的经验成果都可以复制到这里来。大家听到这个想法也是特别的情绪高涨,自己的使用价值被充分发挥出来,行动力一定是更加强大的。
每天三件事都可以结果化,价值化,复制化。相信我们做这三件事的积极主动会非常高。完成后也一定会积极往下推进,实现小目标后再实现中目标,最终实现大目标。
三件事与GTD的应用升级
结果化,价值化,复制化的三件事导向会让我们更加聚焦到自己真正想要实现的事情上。但是对于每天三件事来说,不能做全收集也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GTD可以让我们全收集,很多零散的事情可以通过GTD的方法来处理并执行。在所有任务中选择三件最为重要的事情,让自己聚焦的同时,也让自己关注到其他低优先级,但是仍然需要我们日常需要处理的事情。
慢慢来,不断升级
如果你从来没有做过日计划,可以先尝试每日三件事的形式,在制定事项时让自己有意识的想想自己的计划是否符合结果化,价值化,复制化。接下来当你觉得三件事不能够支持你的想法和计划到时候,可以尝试使用GTD的高级行动管理软件,来管理自己每天的生活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