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句学《论语》
Missli爱吃糖
2017-10-19 21:54 · 字数 1224 · 阅读 0 · 日记本
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加:增加
易:指《周易》
过:过错
译文:假如我能多活几年,到五十岁时学习《周易》那么我就没有什么大的过错了。
当然这句话还是在说孔子的好学,他在读《周易》的时候还有一个小姑事叫《韦编三绝》是说他在专心读这本书的过程中翻断了三次用来穿竹简的牛皮绳子,别人都认为他学习太用功了,而他却还嫌自己能用来学习《周易》的时间太短了,说:“倘若加我数年,我会把《周易》研究的更透彻的。”
这句话一直以来争论都是比较大的,因为说得通,但理解上总觉得有些问题,五十这个数当不当正不正的,为什么要说五十呢?这里有几个比较主流的思想大家参考一下,也可以一起讨论一下。
1、大家都知道那时候的文章是没有标点符号的,所有的标点都是我们后来加上的,所以有人认为,五十以学易,太晚了,断句应该是这样的,五、十以学《易》;
2、在《群经平议》中认为原文疑为“加我数年,五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五应该是吾的误写,而“十”后人感觉读不通又加上去的。
3、还有人认为五十为误,欲从《史记》九十以学《易》之语,九十岁学习《周易》就可以了解自己一生所犯的过错了。
每种说法肯定都有他的历史背景和发表这个观点的个人思路,而大多数学者们还是认可“五十岁开始学习周易”的说法,因为在那个年代,没有打印机,也没有印刷机,一些好书都在官府收藏,民间是拿不到的,从孔子的生平可以看到孔子在五十一岁做的官才可以接触到《周易》之前就养养马什么的,所以说五十以学《易》,以前也想学,但是没有啊!既然学的时间晚了,那自然想要“加我数年”了。
不过对这句话的解释我也有一个自己的小小看法,我认为,既然是学的《易经》那么五十是否就是《易经》中的“大衍之数五十”中的五十呢?那么可不可以这样理解,“再加我数年,我用五十年的时间来学习《周易》这样就可以没有什么大的过错了”呢?其实大衍之数五十,五十这个数到底是怎么来的,这是千古之谜,现在没有人能够解释清楚而在孔子的年代应该是有解释的,很可能是孔子引用了这里的“五十”所以孔子这句话我们也无法解释!
《周易》, “易”有变易(变、化)简易(执简驭繁)不易(相对永恒不变)三义,易经分两部分,一为“经”为伏羲氏和周文王,只有六十四卦的卦象、卦辞和爻辞,384爻,依据卦象推测吉凶;二是“传”,原意是为易经做注释的,称为“十翼”,为孔子及其后学的合作结果,可以说,《易经》是伏羲氏,周文王,以及孔夫子三位古代的圣人合作的结果。中国儒家、道家共同经典,分《经》、《传》两部分。“文王拘而演周易”。周文王被商纣拘捕在羑里这个地方牢狱时,把伏羲的八卦延展为六十四卦。
孔子自己说,“五十而知天命”,可见他把学《易》和“知天命”联系在一起。他主张认真研究《易》,是为了使自己的言行符合于“天命”。《史记·孔子世家》中说,孔子“读《易》,韦编三绝”。他非常喜欢读《周易》,曾把穿竹简的皮条翻断了很多次。这表明孔子活到老、学到老的刻苦钻研精神,值得后人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