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虚《春江花月夜》,原为乐府吴声歌。
相传始于陈后主,后来他人染指多。
才气充盈隋炀帝,香艳两首均称绝。
强中更有强中手,魁中称魁谁人夺。
顶峰之顶诗中诗,夸赞之夸是饶舌。
饶舌出于不得已,欣赏审美坠入魔。
反复体味心清醒,精剖细捋有所得。
全篇诗句三十六,四句一组而转折。
前勾后连珠成链,晶莹耀眼舒光波。
起首四句扣题紧,一轮圆月是初升。
重叠交错词语美,春江潮海月滟明。
境界开阔“千万里”,神奇渺远半朦胧。
可为下文铺底色,一切都在月夜中。
月光难写写他物,他物显示月朦胧。
环顾江、洲在婉转,芳香意会郁葱葱。
梨花新艳树树白,月色花色两相融。
月照沙滩沙映月,沙光月色难分清。
如此景致心陶醉,审视神思月光中。
圆月皎洁慢慢升,“江天一色”月辉映。
仰望高空“孤月轮”,思绪萦萦贯时空。
“江畔何人初见月”?探索人类何时生?
“江月何年初照人”?宇宙何年才形成?
宇宙人类课题大,思想奔马不留停。
诗歌所以能超绝,千古题旨它包容。
由大而小是细化,宇宙人生各有宗。
亦是规律之探讨,天长地久人匆匆。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如此写来入窠臼,愁绪满怀泪盈盈。
虽说年年月相似,人生代代人无穷。
超越前人之思想,俯视天下享尊荣。
“不知江月待何人”,月姥成全男女情。
江水悠悠流不断,延续我我与卿卿。
人类爱情最可贵,可倾可羡可歌颂。
天下有情成眷属,神圣合道亦合经。
“白云一片去悠悠”,情郎在外如云游。
写景亦是说人事,“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何处”是泛指,牛郎织女难聚头。
漂泊相思“扁舟子”,忧绪缭绕“明月楼”。
恩爱为何而高尚,伴随宇宙同长久。
否则坠于生物性,脱去审美欲横流。
由此诗人方大胆,恩爱婚姻作中轴。
春江花月作铺衬,中景男女当相守。
如怨如慕如泣诉,引出八句写怨妇。
大开大合巧过渡,令人不觉亦疏忽。
翻然警觉惊新奇,面对下文深注目。
“可怜楼上月徘徊”,“徘徊”就是不停住。
“应照离人妆镜台”,此乃思妇揪心处。
长年慵懒倦梳头,以至镜台多尘土。
望镜思人为谁容,垂帘慵睡在玉户。
砧上捣衣寄思夫,内心犹豫是少妇。
不寄寒衣夫婿冷,寄衣夫婿忘归路。
不见物件无撩扰,无奈月光恋什物。
“卷”不去兮“拂”还来,空辗转兮朝昏暮。
朝朝暮暮倍伤神,“此时相望不相闻”。
代北辽西关山远,漂泊是我恩爱人。
月光普照他与我,“愿逐月华流照君”。
我欲胁下生双翼,痴心妄想不入伦。
寄望鸿雁捎书信,鸿雁难越天外云。
人道游鱼可传情,“鱼龙潜跃水成文”。
我有痴心寄不得,情郎能否解我心?
女子念夫千里外,丈夫何曾恋天涯。
少妇相思夫入梦,“昨夜闲潭梦落花”。
花开想象情人面,花落不把脂粉擦。
其新如花旧如何?“可怜春半不还家”。
青春已半徐娘老,年华消逝无年华。
“江水流春”春还去,“江潭落月复西斜”。
时光不怜青春意,哪管扁舟换木筏。
遥望天际泛归舟,江树茫茫水哗哗。
光阴流逝月下沉,江雾漫漫游子心。
碣石在北潇湘南,水旱交替而趋奔。
漫道千里“无限路”,终有急归夜行人。
天下情侣难尽数,“几人”能够入家门。
江水有情树有情,江月摇情而下沉。
神思渺渺生悲感,写尽恋情古到今。
技艺高超垂风范,引出无数摹拟篇。
民歌风味见流畅,合辙入律声韵圆。
四句一组意完备,各组之间情意相连。
三者糅合在一起,情理入景更美观。
韵脚平仄相交错,大珠小珠落玉盘。
重词叠字化呆板,莺啼燕语韵绵绵。
对偶排比妙和谐,哀而不伤语气缓。
神思幽幽入深邃,心境茫茫慢扩展。
确实压倒全唐诗,望背不能搭其肩。
谁说“世上无难事”,莫道“只要肯登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