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书才算真正的看好一本书?
真正的看好一本书,着实不易。读书的经验真不算多,但是各种各样的读书法倒是尝试过,总而言之,原先持有的观点是泛读书不如不读书,多读书不如精读书。现在的观点反倒成了谨慎读书,读好一本书似乎还没有选好一本书重要呢,因为一本书先不管你怎样个读法,多多少少你总要见识一种思想,吸收其中的一些东西呢。(wm197049)
相比较而言,对一个人来说,自己的时间好像总比别人总结出来的写在纸上的东西重要的多吧。
举个小小的例子。当年上学读叶圣陶的《古代英雄的石像》时候,是被这个故事吸引了。我会为叶老描绘的石像的形象而想象到它背后的故事。而当年的语文老师用教学参考书上的条条框框前来解构叶老的文章,似乎有道理,却又总有些失之偏颇。究竟是哪里有问题,说不上来却能感觉到。好像重点突出了关于“骄傲”的解释。
那个时候,无非是为了叫学生理解这一点,英雄来源于群众。
到了自己当教师时候,自己对教学参考书进行了分解。适当对于英雄和群众的关系进行了澄清,下面的同学们似乎比我当年更容易有所觉悟。
后来看了张艺谋的《英雄》,才对叶老的文章进行另一次深入解构,感觉到透彻了许多。战争是为了没有战争——这是电影里对秦王的解读。而电影里李连杰演的那个角色却是:我自幼孤儿,人称无名,人若无名,便可专心练剑……这里所说的又是名之负累。
英雄是什么?英雄就是最大的有名,而名实之争又是世间所有人的困惑。为英名所累,难道不是一个英雄光环的人的最大危机?
再说说群众和英雄,叶老写得很好。原来的浑然整石就是最好的存在,所谓英雄,不过是群众当中最闪光的那一簇尖锐。这个尖锐,越突出,越容易折断,刃发于铁,愈利愈险。
所以,英雄并不是独立存在的,一个人既是英雄,又绝非自己的英雄,实属别人的英雄。这也就是叶老《古代英雄的石像》最后那些东西的寓意。同样的,电影《英雄》里面,你说到底谁是英雄?长空是?飞雪是?残剑是?又都不是!无名也不是,秦王好像是,却真的不算是,英雄就是天下数以万计的黎民百姓呀。
正如同叶老讲的,无论是大石头,还是小石块,平平等等又被砌在路下面,重归平等,做成了踏实的路。
人们的造英雄是必然的,因为它们有指向性,标杆性,还有号召力。但是,有英雄,又无英雄的反反复复的轮回当中,我们的心荡漾,我们的志坚强,我们又会重归平等,踏实做事。
所以,读书,除了书以外,最主要得还看读书的人呀。真正看好一本书,这要看是怎么样一个素质和修为的人,还有他的知识结构。有些书,一辈子都不一定能够读得透。这和读书人的生长环境,生活经历又有了极大的关系。
读书可以读得懂,但是能够读出其中的真意恐怕得用一生来体悟呢。
既然为了读好一本书,我觉得提问者所讲的书也并非那些八卦消遣类的书吧。(wm197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