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阿斯伯格,初次见面,请多指教。
这是我睿,2014年3月出生。好动,3岁才开口说话,3岁半才会叫妈妈。刚被确诊为阿斯伯格综合症患者。
睿,此刻,我只想好好冷静下来,整理出一套能帮你认识这个世界的方法。在你心中,我是无敌的。你是如此的信任我,喜爱我,才选择我做你的妈妈吧。我知道,除了我,没有人可以帮你了。
这是一个很厉害的阿斯妈妈发过来的,没错,我还在第0步。不过,我会努力的。
【ALSOLIFE志愿者广东小政妈笔记分享】 一切没有强化,没有辅助的训练,都是耍流氓 强化物的定义: 1,一个刺激,一个行为呈现 2,紧随行为的 3,能够增加该行为 辅助的定义:一个刺激,1,行为前或行为中的 2,额外的,附加的 3提高行为正确的可能性的 1,懂得强化物和辅助,在干预方面就算是入门了------秋爸爸鼓励我们! Aab行为干预行为管理讲的就是刺激行为自己。强化物是行为后的刺激辅助时行为前的刺激,这些环境的刺激对人的这个行为发生作用,让行为发生了改变这些就是我们。aba或者是行为干预方面要做的事情。所以我们一直说懂得了强化物懂得了辅助。 2,行为管理,也是表现管理 ,一般把任务分析分解成小任务,针对每一个目标的小行为来进行干预,明确的目标进行及时的干预和指导 可强化单位来入手:找不到小目标,任务中途失败,无最终结果,得不到强化物!失败时不得已给出的强化物,强化的是失败和放弃!最终得到强化物,但过程要点的体验也模糊! 我们的孩子分为高低功能,小龄大龄 低功能的小龄孩子,直接强化为主的技能学习,慢慢的引入规则控制,要切实的及时的系统的计划。 高功能的大龄孩子,间接化侧重的规则学习,直接强化体验不可缺 我们通过ABC行为记录,对执行力有效的控制:结构化,代币制,视觉提示,日程表,思维导图来进行有效的干预! 规则就是对行为ABC的语言描述,在这种语言能力和技能都不足的情况下,直接让孩子去体验里设计好的行为bc带来的直接强化。。开始准备让这种规则内化成为习惯,对高功能的孩子说遵守规则就有自然的。 我们在干预的情况有那些问题出现呢?怎么解决? 一次半次的行为没有可测量的,不好干预, 秋爸爸给我们的一句实在的话?他不是因为有自闭症,就必然出现那样的行为,他是因为有这样那样的行为,于是才被贴上自闭症的标签!我听到这里,我心酸的留下眼泪来,想着孩子被别人的不理解,他把妈妈看作一个万能的妈妈。泪奔!我们的孩子也有表现好的行为的! 家长的心态和价值观要正确!不要加自己的情感和习惯。秋爸爸教我们:对孩子说,我的话一定要听,听我的话有好处!无论你怎么做,不会做我们都帮助你! 我们要避免说不要不许不能不准这种操作,就算是你制止了,孩子啊,不去做什么,但是孩子还是不知道该做什么,那么他正向行为建立不起来。要马上启动纠错程序或者辅助孩子,。还要及时! 我们要分清楚什么是正强化,负强化! 小目标要分明确。发指令要规范 如果日常当中总是这么出现经常好多次重复的指令和重复的话,孩子对你的指令就慢慢儿的就是不敏感,因为你指令发出多少遍。执行呢,可能知情也可能不知情不成比例。 生活中的恶性社交循环 教学中的恶性社交循环 要分清楚,正强化,负强化,正惩罚,负惩罚 DTT(桌面)是行为管理的重要项目 看重遵从性,从零开始,细致全面,循序渐进,大量的互动,行为目标明确,指令清晰,节奏清楚,排除干扰,无错误教学 给我们孩子在段时间内大量的学习机会和强化机会。 泛化教学和区别教学 我们不能用考来教孩子,需正确引导。没有系统的教学是不规范,自然教学不等于DTT. 泛化,需要正确去泛化。。 泛化是在脑海里,泛化多,区辨少,,泛化少,区辨多, 先区辨,再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