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打开一篇文章,是公众号小北的,因为她的声音特别好听,有一种温暖的感觉。
温暖清新的女生飘来,仿佛就把我带回到小时听广播的时代,那个与同桌的她在晚自习后,一人分享一只耳机,在每日的学习里,偷得出一点闲,夜晚一起听青音的节目。
那时候的日子,就是云中谁寄锦书来的日子,漫长得有些不像话。而由于成长轨迹的不同,我与那个她渐渐失去了联系,有一句话说得好,好朋友,好恋人,还是要共同成长,回忆虽珍贵却不能保证一直有能力交谈。
直到最近与朋友讨论的话题,一开,都是在如何升职加薪,获得自己的竞争力方面,钱、车子、旅行、房子、孩子,我终于渐渐变成了自己讨厌的大人。
联系的朋友越来越少,周围的声音乱糟糟的,也许是因为内心乱糟糟的,所以一打开朋友圈,一打开公众号,好多声音扑面而来。
我忽然怀念起那个过好自己生活,与朋友聚会,没有这么多朋友圈、社交网络的时代,大家一起相约着去看烟火,去一个同学家吃饭,不拍照发朋友圈,也不会有人发朋友圈的时代。那个自己在小天地默默耕耘的年代。
我居然会怀念那个只有QQ空间的时代,你的朋友想你了,就来踩你的空间,看看你的动态。
朋友圈,已经变成了一个微妙的存在,发个朋友圈,等待着点赞。熟与不熟,取决于有没有点赞,真的不太喜欢这种方式。朋友发了朋友圈,还要要及时点赞,过时不候。
我希望我只是想她了,就去她的空间看看,她发生了什么,给她留一些心里话。在乎你的人会去看你,而不是在你的每一条状态下点赞。我们可以及时了解到朋友的讯息,但也消耗了无谓的时间,大家只关注于朋友圈点赞评论,而不关注两人有交流应该用微信对话框。大家好像都熟了,却又好像都不熟了。大家好像走进了,却好像都走远了。连聚会时,都时不时玩着朋友圈。
我喜欢的那个是大家喜欢一起玩就出来见面,烧烤时想变好吃就用心调食物,烟火美时就认真看,去到餐馆时就认真吃,自己做了好吃的食物就马上把朋友call过来分享,旅行时拍一些自己觉得好看的照片,存在自己的相册里,与好朋友分享,或者自己得空慢慢看。
而不是在千万张自拍中,想着挑那张好看发朋友圈,等着被人点赞。有这功夫,还不如多看一本书,多钻研业务,多看一部电影,多敷几张面膜,与父母朋友唠嗑,多陪陪孩子。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时代洪流给我们带来便利,也同样让人焦虑茫然。我们怕被时代的洪流打下,又在时代的洪流中失去一些珍贵的东西。
想像孩子一样,专注有效的活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