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在变,人的观念也要变。
汉代的刘向说过这样一句话:“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可是,那是什么年代啊?那个时代的文字是记载在竹简之上的,几本书便可“汗牛充栋”。在那个时代,想要找到一本书来读,并非一件易事。所以,那时候“书是药”,是可以医愚的灵丹妙药。
时代发展到今天,书已不是什么稀罕物。据不完全统计,每天世界都会有36万本书出版。如果要说获取信息的手段,那就更多了,电视、电脑、手机……我们正身处一个前所未有的时代里。根据统计,现在《纽约日报》一周的信息量比18世纪一个人一生所收到的资讯量更大,现在18个月产生的信息比过去5000年的总和都要多。在这样一个时代里,如果你还把书当“药”,是不是就有点不合时宜了呢?
书是粮食,不是药。
- 粮食的数量很多,药材的数量有限
我的老家在河南焦作,那里有一种山药,因上面有铁锈一样的痕迹,故得名“铁棍山药”。它是一味珍贵的中药材,被历代医家所推崇,称赞为长寿因子。用它再加上”地黄“等药材制作的“六味地黄丸”名气也很大。“铁棍山药”的产量不高,之前人们都把它当药材来用,称为“怀参”。可是,近些年,随着种植的人数越来越多,产量也不断增加,它早已成为大家每天轻松享用的食物了。
书也是如此吧。在汉代,因为数量极少,得之不易,所以书只能用作“药”;在当代,知识不再是稀缺之物,书也就成为了“粮食”。
- 粮食一日不可少,药却未必
一日无粮饿得慌,粮食是我们每天生活的必须。药呢?有病的时候当然要吃,可是如果把药当作粮食吃,那也一定是病得不轻了。
树立”书是粮食“的观念,就是要养成每天读书的习惯。要让读书和呼吸、吃饭一样自然。身体的成长,要以五谷为粮食;精神的成长,要以图书为粮食。这实在是简单不过的道理。只有确立了这样的观念,才能够理解“一日无书,百事荒芜。”
如果“书是药”,那么,只有生病的时候才需要吃药。只有认为孩子有病,才会给孩子读书。那怎么能行呢?
3.粮食要丰富多样,药重在对症
每天早上,我们可能是一杯豆浆,一根油条,一个鸡蛋;到了中午呢,则要吃大米饭,或者是面条;晚上来一碗粥,一个馒头……一天要吃的食物就有许多种。书是粮食,就是要“多读书,读多样的书”。鲁迅先生说:“学习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对于孩子的学习来说,尤其如此。杂粮营养丰富而全面,最有利于健康。对打基础阶段的孩子而言,尤其应该让孩子读各种门类、不同作者写的书。从门类来说,文学、科学、历史……读得越杂越好;从作者来说,一般每个作者都有自己写作上的优势,但如果只读一位作者的作品,也会牺牲许多 汲取养分的机会。孩子的阅读之根只有扎在更广袤的土地上,才能汲取更多营养。
感冒了,要吃治感冒的药; 拉肚子了,要吃治拉肚子的药。吃药重在对症。如果感冒了,吃的是治拉肚子的药,那就坏了。不但治不了病,还可能会起负作用。
读书,当然也可以有针对性。 我们现在很多家长都是这样做的。孩子的数学差,好吧,上书店买几本奥数的辅导书;孩子的作文差,好吧,找人推荐几本优秀作文选……这样读书,当然也不能说不对。可是,这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方法,却未必真的能够帮助孩子成长。同时,还会助长焦躁的情绪。
经常听一些家长讲,我儿子做了2本奥数书了,成绩怎么还不见有提高啊,每天陪着他、逼着他,可真是一件痛苦的事。给我女儿买了几套优秀作文选啦,怎么写起作文来还是无话可说啊?什么时候才能写出像作文选上那样精彩的文章呀?焦躁的时间长了,次数多了,很多家长也就对读书产生了怀疑:读书真的有用?我怎么没有看到?
- 吃粮食是为了成长,吃药是为了治病
有了病,当然拖不得,得赶快治!这里有一种急迫感。最好是“立竿见影”!很多家长的焦虑,也正是缘于这种急迫感。恨不得,当时读的书,当时就能用上,当时就能提高成绩。
可是,读书怎会这样?“书是粮食”。吃饭是为了成长!吃的饭当然会长成身体的一部分,你看,婴儿不都是这样一顿一顿吃饭长起来的么?可是,如果你要问,这一顿到底长到哪儿了?是长到脸上了,还是长到胳膊上了?哪就不好说了。孩子今天吃下了一盘红烧肉,我们不会去捏着他的胳膊问:“这块红烧肉长到这儿了吧?”如果看不到这种生长,我们也不会焦虑,怎么吃了这一碗肉,怎么没见长呢?可是,很多家长都会有这样的焦虑——“孩子读了好多天课外书了,怎么一点用都没有呢?”
读书是精神的成长。这个过程其实和孩子身体的成长一样:每天盯着孩子没有什么变化。可过一段时间回头去看,就会发现孩子的改变。
- 吃粮食滋味香甜,吃药却要不怕苦才行
饭菜的滋味香甜可口。读书的滋味也应当如此。“好奇”是人的天性,求知的欲望是人的本能。读书原本应当是一件充满乐趣的事。回想起自己小时候,能够找到一本课外书读,多幸福啊!那时家里穷,没有钱买书,就千方百计地到朋友家去蹭书。拿到一本书,如饥似渴,书给我带来了太多的快乐。
可是,现在许多孩子却把读书变成了一件苦差事。书似乎真的成了难以下咽的苦口的“药”了。
这时,一些人会说了。你不是说“书是粮食”吗?哪有孩子不喜欢吃粮食的?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读书是有苦的时候,饭菜中还有苦瓜呢?可是,如果读书只剩下了“苦”,成了苦不堪言的事,那一定是哪里出了问题。
一本好书,孩子却怎么也读不进去。这不是书的错,也不是孩子的错,而是粮食与孩子的搭配错误。比如,米饭有营养,可你会给刚满月的婴儿喂米饭吗?你不会,是因为你知道对婴儿来说,米饭无法下咽。
同理,必须给不同阅读阶段的孩子,挑选适合他们的“粮食”。不要因为孩子暂时没爱上某本好书,就斥责孩子“不爱读书”。
我们经常碰到这样的事。一些父母把梦想寄托在孩子身上,恨不能让孩子一天成才。不论内容是否适合,见到“名著”二字就两眼发光。可是,成长是个人的事,阅读是私人的事。就像有的人喜欢饮食清淡,有的人却无辣不欢一样。必须为孩子找到适合的书,才能让他们慢慢地爱上读书这件事。
- 家里需要囤积点粮食,药还是需要时再买的好
小时候,经常看到墙上的标语:深挖洞,广积粮。家里有粮,心里不慌。虽然今天这个时代,家里似乎不需要囤积粮食了,那是因为这些粮食都寄存在超市里、市场上,如果没有了,随时就可以得到。对于孩子来说,“书是粮食”,书也应当让孩子随时可以得到才好。图书馆、书店里虽然也有许多书,可是有多少家庭能做到每周带孩子去一次图书馆,或者去一次书店的?
所以,我们提倡家长一定要给孩子多买书。家里一定要有藏书。以色列号称“书的民族”。一项对102名以色列幼儿园儿童的调查发现,51个来自富裕家庭的孩子,家庭平均拥有54本书,而在学校表现不佳的孩子的家庭平均藏书4.6本。美国国家教育进展评估会(NAEP)的研究则显示,家庭藏书越多,孩子的写作、阅读和数学能力就会越强。据新闻报道,美国内华达大学发布过一份研究报告,他们研究调查了27个国家的7.3万名学生,发现家里有藏书比没有藏书的孩子,大学毕业的比例多了20%。并且,在中国大陆,家庭藏书500册以上的,孩子接受教育时间比没有藏书的家庭平均多出6.6年;在美国,同样情形下的孩子则多出2.4年。
——童书一般不超过20元。就以每本20元计算,500册藏书需要1万元,你愿意用1万元换取孩子多接受6.6年的教育吗?我想,没有父母不愿意的。
家里囤积的书多了,孩子的可选择性也就多了。这些书中总会有孩子喜欢的,总会有适合孩子这个阶段阅读的。
经常听一些家长说:上次给他买的书,还没有读完呢?怎么还要买?“书是粮食”,上顿饭没有吃完,这顿就必须热热再吃,否则就不做新的。这都哪个年代的做法了?我们给孩子买各种吃的、用的,往往是还没有吃完就买新的,衣服还没有穿破就再买新的,为什么到了买书这件事就这么吝啬了呢?
各位老师和家长朋友们,“书是粮食,不是药”,只有我们确立这样的观念,我们才能够引导孩子对读书产生浓厚的兴趣,帮助他们养成每天读书的习惯。让我们为之而共同努力吧,为了孩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