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的最后一夜,谷禹是在一架从南非约翰内斯堡飞往巴西圣保罗的航班的头等舱里度过的。整个机舱里只有他和另一名乘客。飞机起飞后不久, 新年就到了,空姐为他们斟上价值上百美元的香槟,机长也走出驾驶室,大家互相击掌相庆,迎接2015年的到来。
“到圣保罗的时候刚好是清晨,我一个人坐在机场里欣赏新年的第一缕阳光,那是我度过的最有意思的一个新年,” 谷禹说。
在过去的不到两年时间里,这个28岁的北京小伙子飞了17个国家的40个城市,行程22万公里,足迹遍布四大洲,而且几乎全程都乘坐头等舱或商务舱。
虽然这些机票算起来市价轻松超过百万元人民币,但谷禹却既不是“壕”,也没有“壕”爹--半年多前他从某著名外媒的中国分社辞职,成了全职专车司机; 最近迫于家里的压力,他正想着重新找一份“正经”的办公室工作,开始“踏踏实实”的生活。
事实上,乘着头等舱疯玩的这段时间,谷禹几乎没怎么花钱,而他以如此奢侈的方式周游世界的秘密,竟然是我们通常拿来兑换香皂洗衣粉的信用卡积分。
“拿信用卡积分换航空里程是最值的,没有比它更值的,” 谷禹说。他用积分兑来的各航空公司里程数最多时超过了300万。
所有人听到这里都会问:这些积分是怎么攒出来的?
疯狂积分
谷禹随身携带的卡包里,有24张各大银行的信用卡和19张不同航空公司的白金会员卡;除此之外还有不少酒店的VIP会员卡。这每张卡在不同时段都可能有不同的积分政策和优惠,而谷禹做的,就是通过缜密的研究和实时监控,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把它们的积分最大化。
“那时候我下班以后就没有其他任何活动,就是研究各种卡,泡这种论坛…我干过最疯狂的事,就是一周飞了三次天津到乌鲁木齐的往返,全是头等舱,就为了攒里程。那头等舱跟全价经济舱一个价格,比较便宜。还有时候为了拿酒店促销活动给的积分-很多酒店是论住几晚给积分的,你在纽约的W酒店住一晚,跟在同一个集团的燕郊的酒店住一晚效果是一样的,所以有时候我会到比如山东省的一个喜达屋酒店,开几晚上,就为了拿积分。”
光不怕折腾还不够,要拿分,脸皮也得够厚。前年某落马高官在济南接受庭审,所有在华外媒都一窝蜂涌到泉城,差不多也都住在同一家五星级酒店;审判结束,记者纷纷到前台办理离店手续,排起了长队。在一群同行眼皮子底下,谷禹在面子和积分之间毅然选择了后者。
“广发卡当月消费5次,每次消费超过388就可以拿4000的国航里程。当时所有记者都排队等着check out,我对前台小姐说,能帮我把卡分五次刷吗?小姐看看我说,行吧。结果后边的人都瞪着我,感觉要把我杀了。”
有技巧,也得有量
当然,有再多卡,优惠利用地再充分,没有足量的消费金额,是不可能攒下巨额积分的。为了走量,谷禹揽下了办公室几乎所有订机票的活儿,而同事频繁的差旅也成了他积分的主要来源--在接过了行政助理订票的大旗之后,每年经谷禹的卡刷走的机票钱轻松超过百万。
“其实替人订票并不轻松,需要打电话啊,又要经常改票啊,非常麻烦,所以大家都不愿意做。”
除此之外,谷禹还会通过代购、代人刷卡等方法攒分儿。
“一次一个朋友结婚,我帮忙买钻戒。我在波士顿给他买了个30万的钻戒,当时交通银行刚好有个活动,刷够1万返10倍积分,我就拿了三张卡分开刷,每张卡都领了10倍积分。我还帮别人直接刷卡,比如你要买一张到美国的机票,我帮你刷,给你打98折,我积分价值按回报率算在3%-5%,最后还是能赚2%-3%,关键是你还是省钱的。”
谷禹认为,用里程兑机票的好处是,兑换比例很久才调整一次,而不像机票价格那样变动很大。但里程的限制也有,因为每个航班可能只留几个名额用于兑票,所以你必须要对哪个航空公司在什么时候飞哪个地方都非常了解,才能及时选到自己想要的机票。
这段时期,在谷禹的世界里,“航空公司里程是最终目的地,酒店跟银行积分都是硬通货”。
成熟的产业
里程虽然是积分兑来的,但因为存在交易市场,所以1个里程也是有市价的,而1个里程的市价比上挣得该里程所需的刷卡金额,就是所谓的刷卡“回报率”。
谷禹说,因为中国刷卡消费给银行带来的收益并不高,所以各银行的促销力度也并不是很大。相对来说,在刷卡更为普遍的美国,银行会想尽方法讨好消费者,以获得更大市场份额。
“中国刷卡回报率还是比较低的,真正高的在美国,可以达到5%甚至7%。”
有利益的地方自然就有产业链,在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银行、航空公司、酒店的“夹缝”中早已建立起一个相当庞杂的市场,即使自己已经小有战绩,但谷禹认为,他对这整个产业的了解还只算是皮毛。
今年4月,美国航空(AA)把一趟中美商务仓往返的机票价格错标为400美元,不少美国卡圈儿里的玩卡高手都抓住了这个机会来华一游,谷禹也得以借此机会跟偶像见面。
“我们这些‘羊毛党’的偶像是一个美国哥们儿,89年的,叫Lucky, 每年飞40万公里,绕地球10圈,全是免费。他靠给人办卡、卖积分什么的月收入几十万美元。他基本不在一个地方待超过三天,只住酒店,或者在天上睡觉。”
当然,中国本土也有玩卡的圈子,如果哪家酒店或航空公司标错了价格,这信息就会在第一时间通过微信等手段传播,而几百块钱住总统套加送早餐的事情,谷禹似乎已经见怪不怪了。
真正的“头等舱”
“累了”
积分换来的奢侈是种享受,但之前要做的繁重功课也不是人人都忍受得了。除了早前提到的为同事、朋友订机票、代购的麻烦,花大量时间研究规则、追踪银行动态也是必不可少的工作。
对谷禹来说,外媒的工作还算清闲,因此他才得以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钻研信用卡。从开始“入行”到2014年初首飞,谷禹准备了整整两年。
“这事儿其实是非常费时间,非常费脑的,自己要去总结、提炼、归纳,机会成本还是很高的。对于我这样非常愿意旅行,喜欢拿双脚丈量世界的人,还算是值,但现在我也累了,不想玩了。”
谷禹的确不想一直以这种方式做空中超人(尤其是在没有女超人的情况下)。加之油价下降、经济复苏,航空公司的优惠力度不及从前,靠积分旅行似乎越来越难。他说他现在基本不怎么攒积分了,而是打算把手中几十万分慢慢用掉,给爸妈订订机票和酒店,再多余的就转手卖掉。靠积分挣里程毕竟是“穷人”体验头等舱最好的办法,但谷禹也明白,这并不是自己最终想要的生财之道。当被问到下一步打算的时候,他说:
“收收心,做个文化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