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往在学习各种学科时觉得了无生趣,想必是因为不知道我们为什么要开设这门课程,这门课程在生活中的应用是怎么样的,导致我们无法对这门课程没有“感觉”。张五常先生曾给出药方:“我们都知道自己有兴趣的科目会读得较好。但兴趣可不是培养出来的。只有总想能在某科目上集中,才能产生兴趣。可以培养出来的是集中的能力。无论任何科目,无论这科目是跟你的兴趣相差多远,只要你能对之集中思想,兴趣即盎然而生。”
今天在学习《微观经济学》时,我突然就想到了这个问题,都说经济学在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那到底我学习这门课程的意义在哪里呢?
以下就是我在思考后给出的答案:
1:资源的稀缺性和人类欲望的无穷性的矛盾,需要我们用经济学的视角进行分析。如何用有限的资源满足尽可能多的欲望是我们需要通过经济模型进行探讨。
2:我们往往在选择可替代的产品时,我们需要用一种生产的可能性曲线来衡量如何将价值最大化利用,而我们通过学习边际效应理论,往往就是在选择最优组合,如何通过产品(两种以上)的组合达到内心的极大满足之感。
3:我们需要学习这种思维,通过经济学模型来解决遇到中的问题。比如供需理论,可以通过供需理论去应用到生活中去,分析市场上的价格变动行为。
其实在学习这门“烧脑”课程的背后是我们在培养最优化思维,学会去思索现实中的经济学现象,学习去提问“为何当平均产量=边际产量时,平均产量此时最大”等问题,培养我们的批判性思考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