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家长,除了关心孩子在学校时学的怎么样,一定还会担心孩子在学校里吃的怎么样,有没有吃饱。可如果只是担心,会有什么意义呢?其实换个角度换个方法就可以解决啦。
简介:虎娃一年级、公办学校、在校托管(也就是在学校吃午餐、睡午觉)。
上课时间:冬天8:20到校、夏天7:50到校,12点10时吃午餐,吃完午餐后午睡,14:00上课,16:40放学。
刚入学时,和所有的家长一样,我也会担心他在学校上课有没有认真听讲,吃的饱不饱,有没有好好午睡。每天吃晚餐时,在饭桌上就不停的问,在学校吃的什么菜,合不合胃口、有没有吃饱。问来问去除了让自己徒增烦恼以外,并无任何卵用。
大概是入学一个月时。有天早上起床晚了,来不及准备早餐,就蒸了几个叉烧包,在路上边走边走,走到学校时吃还没吃完,我担心他没吃饱,就让他把包子放在口袋时,课间休息时在拿出来吃。突然灵机一想,与其担心他每天在学校有没有吃饱,不如给他准备点零食带到学校去吃,这样不就解决实际问题了么。
晚上跟虎娃商量后,他也表示同意,还说班上也有同学带零食去吃呢。咨询了老师,老师并没有提出反对意见,然后就开始了虎娃带零食之路。
每天早上我准备早餐时,会额外多准备一些水果或坚果。如果是水果,我会把水果洗净去核切块,放进保鲜盒里;如果是坚果,会剥出果仁,放进稍小些的保鲜盒内。
带这些小零食已经有小一个学期了,虎娃带去的零食偶尔会有剩下带回来,偶尔也会要求多带点去,因为要分享给同学吃。这些小零食即解决了虎娃因为早餐没吃饱导致的肚子饿,又解决了虎娃在教室里看到别的小朋友吃东西产生的羡慕。
孩子们往往精力旺盛,课间的疯闹,学习时能量的消耗,在加上如果早餐没有吃好吃饱,上午还真的会饿呢。就如我们自己一样,想想自己有时经过一早上的工作,是不是会有饥饿感呢,饿了之后工作的效率是不是也会有所下降?那么,孩子也是一样的,如果他能够在课间时补充点能量,是不是就是可以防止肚子饿了呢,这样是不是就可以更高效的学习了呢。
当然,给孩子准备零食也是有点小讲究的:
1、记得要询问老师学校能否能带零食去,
2、带零食要带健康的零食,饼干、薯片、糖果、果冻之类的还是不带为好。
3、最好是准备水果、坚果之类的,水果切成片、坚果也记得要剥好,课间休息本来就只有10分钟,带去的零食要方便孩子吃。
4、带零食的量要适中,毕竟零食只是为了防止肚子饿而准备的,太多了会影响孩子进食午餐,我一般是一个中等大小的苹果,去核后切成七、八片。
给孩子准备课间零食只需要短短的几分钟,却可以解决家长的担心,孩子的嘴馋,更能让孩子有充足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这么多的好处呢。那么,你今天准备了给孩子的零食么?家长对孩子的关心不光要在嘴上,更要落实在行动上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