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告诉您,家庭教育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应心舍家庭教育IP属地: 福建
0.099字数 1,622

从古至今,中国人都是非常重视家庭的,更重视教育。

我们浓厚的家庭观念就来自于我们的传统文化----《易经》。

《易经》把宇宙看成一个整体,也就是“一”的概念。

从家庭的角度来说,也可以理解为是一个大家庭,这跟我们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从我们每一个小家庭来说,又有各自的差异,有各自突出的特点和矛盾。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我家有我家的经,你家有你家的经,你的方法不能完全的适合我,我的也不能完全适合你。

回到家庭教育的问题上,我们都需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所以各个家庭之间也没有必要比来比去。这就是家风。

教育子女也是这样,不要让他跟周围的人比来比去,更不要拿别家的孩子来说事,因为每一家都不一样。

《易经》与家庭教育有什么关联?

如何用易经思维来教育孩子?

家庭是什么?

家是由人组成的,人是独立个体,每个人都有自己特有的性格特点,思维模式和人生经历。

同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关系模式,看待别人的思维。

(我眼里的你,不一定是你;你眼里的我,也不一定是我。)

《易经》中,把人的关系分为六亲(父亲,母亲,兄弟,姐妹,伴侣,子女《汉书·贾谊传》)

在“我”的位置去看别人时,就可以看到,在我眼里,我的父亲是什么样的思维?是木性的?还是火性的?还是其它的?

在“我”的位置去看别人时,就可以看到,在我眼里,我的姐妹是什么样的思维?是金性的?还是土性的?还是其它的?

在“我”的位置去看别人时,就可以看到,在我眼里,我的儿子、女儿是什么样的思维?是金性的?还是水性的?

在我们的《易经》里面都有明确的标明。

当我们理解了这些关系,我们就知道我要如何跟他们/她们相处。

当然,我们还需要去看对方的性格特点、人际关系模式是怎么样的。

在家庭教育中,更为重要。

当我们能全盘的了解我们家人的性格特点时,在与孩子相处时,我们就知道谁更适合教育孩子谁更适合陪孩子娱乐

//////////

家庭最重要的是什么?家庭要怎么样?

要富有吗?不是,家庭要美满。

美满就是看见自己的状况,可以自己的问题,并拥有自己的生存之道。

所以各个家庭之间也没有必要比来比去。

家庭最重要的是家教和家风,还有家传的一些不可改变的原则。

//////////

家庭管理好就能治国平天下了吗?

儒家文化特别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中国人第一个要修身,第二个就要齐家。

如果一个家族所有的事情你都能处理好,才有资格去治国。

什么是家族呢?什么是宗族呢?

家族在家庭教育中起到什么作用?

宗族,是家庭的扩展,我们中国人很重视同宗。

一个人怎样才能够成为家族中,是大家都尊敬的人呢?还是辈分高的人呢?

都不是,是声望高的人。

所以作为一个中国人,家庭和事业都是是培养个人声望的地方。

声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是需要长时间培养的,也不是谁官大就听谁的,也不是谁有钱大家就都服谁。

一个家庭的家风的形成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需要经过世代的流传和坚守。

如果你这个宗族能世世代代把优良的家风传下去,说明你这个家庭的能力足够强大。

如果你这个宗族足够强大,经过历代不断的繁衍,形成庞大的家族系统,完全有能力为治国贡献力量。

治国之后,要平天下。

平天下是不是要统一这个世界呢?

中国人不太讲统一世界,真正能够行得通的,也只有一统天下。

所谓一统天下,就是世界大同。

《易经》里有两个卦,一个叫作大有卦,一个叫作同人卦,合起来就叫大同。

我们是求同存异,大同下面尊重小异,所以叫大同小异,也就是一统天下。

我们会变成四海一家,但是每一家还是有每一家不同的家风、背景。

我们要互相尊重,不要勉强人家跟我们一样。所以我们教小孩儿,不要让他跟周围的人比来比去,因为每一家都不一样。

中华文明能够绵延不绝,中国历史能够一以贯之,我们深受《易经》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在支撑我们延续。

如果我们从《易经》这个角度回头去看,就会明白,家庭永远是我们在茫茫人海中最温暖的港湾。

行有余力还会照顾左右邻居,但是前提是先把自己的家顾好,叫作固本;把小孩儿培养好,这是长远的。

如何用易经思维把握好孩子成长的黄金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1人点赞
总资产2共写了2.9W字获得27个赞共5个粉丝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