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聊聊发问,与教练对话是一个非常神奇的场域,我们的发问练习更是学习中最值得期待和感恩的部分。
国君姐说,作为一个发问者,期待给到案主启发的同时,也期待着问题能拿高分。
我想这是身为一个普通人最直接也是共同的内心期待。我也不例外,而当最后复盘时,发生的一件事却给我带来的触动更大,大到我重新认识教练的角色和重新思考发问的力量。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我问了一个问题,案主的打分是1分,事情发生时大部分伙伴包括我在内,把1分听成了7分,而在总结分享时,大家才恍然大悟看似普通的一个问题得分是1分,所以我们都好奇地等待案主的感想。
这件事让我重新认识教练的角色,教练、专家和心理咨询师,每个角色都有它的边界,有些问题是需要心理疗愈的,那么在教练的场域里问出来,可能会发生最大的挑战是,整个教练都无法进行下去。
原因很简单,教练是带给被教练者陪伴、支持和关注的,如果陷入情绪中,就可能被卡住。那么我接下来的问题是,如果真的在教练的过程中遇到了卡住,该怎么办?
可能答案很多,能力不同也会决定结果不同,但如果问我当下的想法,我的选择:
首先,停下来,允许案主的任何情绪。
其次,真实的表达自己,对对方造成的困扰,并征求对方是否继续的意愿。
最后,尊重案主的选择,在做出后续的调整。并留意这个关键问题,也就引出了我今晚最大的收获,教练问未来的,在现有层次拔高一个台阶的问题。只有解决高层次的使命、角色和价值观的问题,在接下来的理性也好,行动也好的问题才能真正落实。
那么这件事还让我重新思考发问的力量。
力量的强弱对每个人的感受和影响是不同的,同一个问题每个人的反应也是不同的,那么可能对教练而言,在发问前,除了聆听、反馈还需要把握发问的力度和方向。
而如何去把握发问的力度和方向,也许就需要在无数次的练习中才能够体会和感知。7老师提到的那一点也很重要,就是在练习中的最高或最低分都值得我们去深思。答案就在问题中,尊重和重视每个问题,允许问题在我们的心身神中穿过。
最后想聊聊听到这个打分我的觉察,我试问自己三个问题:
如果是当时就听到了打1分,我还能像后面那样不受任何影响的问下去吗?
如果我克服了当时打分带来的影响,我接下来问的问题的方向有什么变化吗?
如果在真实的教练过程中,没有这样坦诚的打分,那么我能够随时觉察到案主内在的变化吗?通过什么来判断这些变化?
以上的问题,是决定我能不能做个合格教练的关键问题。非常感谢今天这个场域里让我再次思考和触动。
希望带着这些思考,让我们在教练的路上走的更远更稳更坚定。谢谢各位伙伴的陪伴、支持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