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处理单元和课目的导言】1.导言是不是教学内容;2.导言在教学中发挥什么作用;3.在教学中如何处理导言?
下面是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一教材第四单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引言:
【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生产、分配、交换、消费都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的。那么,什么是市场经济?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什么特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什么离不开国家的宏观调控?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什么?如何准确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如何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我国如何积极参与世界市场的竞争,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的水平?这些都是本单元索要探究的内容。通过学习,我们将进一步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既可以发挥市场经济的长处,又可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这段文字既是对本单元主要内容的概括性介绍,也提示给我们学习这一单元内容的基本方法:一是放在知识体系中认识市场经济(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中;价格变动的影响等)。二是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共性和特殊性;三是搞清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系;四是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关系。五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融入世界市场体系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这一段是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一教材第四单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九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导言: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发展。什么是市场经济?市场配置资源有什么优点和局限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什么特征?搞清这些问题,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意义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的原因。】。这段引言正如单元引言一样,一方面明白了本课要学习的三点知识,又知道了搞清这些问题的理论意义和现实原因。
到这里我们自然会看到,许多教师在一个单元、一个课目开始忽略引言是多么不应该的。笔者以为,尽管引言不是教学内容,但它是教学内容的高度概括;尽管引言不是教学方法,但它引导我们用什么方法去教和学;尽管考试不会考引言,但它至少我们考试者会从哪些内容、哪个角度来考查学习者的学习状况。用好引言的作用至少应该是“事半而功倍”,弄不好还会引导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在知识体系、能力体系和方法体系中有温度的把握这些东西。何不用好引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