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4 邯郸市博物馆
邯郸市博物馆是集中展示邯郸历史文化的殿堂。
博物馆中央大厅设有“磁山之光”、“胡服骑射”、“建安风骨”三幅锻铜壁画,面积达210平方米。这三幅锻铜壁画是目前国内较大的室内锻铜壁画。大厅中央为赵国青铜马群雕。
博物馆在展示内容上共有六个部分:
(1)磁山文化。磁山文化是我国新石器时代中、早期文化的代表。陈列重点反映了8000年前邯郸先民种植粟、胡桃、饲养家鸡、家猪的四大创造。
(2)赵文化。战国时期邯郸是赵国的都城。陈列集中反映赵国政治上的开拓进取、经济上的冶铁中心的地位、军事上的胡服骑射改革和以音乐舞蹈为特色的文化风韵。
(3)北朝墓。邺城为“六朝故都”,茹茹公主墓是北朝文化的一个缩影。陈列反映了这个时代文化艺术的高水平。
(4)磁州窑。磁州窑创烧于北朝时期,宋元时代成为我国民窑的杰出代表。陈列以大量出土精品再现了磁州窑千余年的辉煌历史。
(5)百年沧桑。陈列以大量的资料反映了邯郸近代工商业的兴起和民族民主革命斗争,特别是晋冀鲁豫边区的革命斗争,以及解放后在党的领导下走向复兴的百年历史。
(6)邯郸城市规划建设成就展。展示反映了邯郸经过50多年的规划建设,发展成为一座现代化大城市的巨大变化。
接下来给大家讲讲邯郸的风俗民情哦
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
在邯郸西部有元宵节荡秋千的习俗,从正月初十开始搭建秋千架,到十四、十五两天的荡秋千高潮,基本上所有的人都参与了这一活动。届时,各个村镇之间还将举行荡秋千比赛。
乞巧节 农历二月初二
在磁州附近的山村里至今还有二月二乞巧的习俗。这一天,姑娘们结伴到附近的小山上自制“乞巧饭”,焖小米饭、包水饺、煮米粥都行,最重要的一项是到旁边的灌木丛中找一种红色的野生植物果实,(相传这种果实有让人手变巧的功能),将其放入锅中,然后每一个姑娘都蒙住眼睛,用筷子夹着吃,每人吃之前锅里都要保证有7个,吃到的越多,手就会越巧。
丛中花会 农历二月十四至二月十六
丛中是邯郸的一个镇,早在明太祖年间,这里就开始举行民间花会表演。花会表演分为四组,共有20多种表演形式,如造型艺术、武术、杂耍等,内容都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一些老故事或历史故事为主。届时在大街小巷都可欣赏到精彩的演出,人们往来穿梭,络绎不绝,热闹非凡。
六月六敬谷神 农历六月初六
在邯郸西部的武安一带至今还流行着敬谷神的习俗。六月六前后,当地农民所种的谷苗都已出穗,远远望去一片金黄。为了庆祝,也为了祈求来日的风调雨顺,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蒸馍、豆包,并把自家蒸出的馍带到自家的地里,以祈求五谷神能赐给人们一年的好收成。
邯郸美食:
邯郸除了有悠久的旅游文化以外,还有丰富的特色饮食文化,早在清朝年间,帝王们到邯郸避暑,都会禁不住吃些邯郸的小吃。特色小吃有:大名二毛烧鸡、马头天福酥鱼、临漳临英扒兔、一篓油水饺、临洺关牌驴肉香肠、五百居香肠、津津乐老槐树烧饼、武安拉面、津津乐菊花包、大名郭八火烧、磁县胖妮熏鸡、一口香水饺、合记包子、广府牌驴肉、广府牌酥鱼、马头熏兔、涉县系列小吃、驴油烧饼、桂月牌缯肘、老苏羊汤、武安小吃。
今天就给大家介绍到这了哦,大家记得关注我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