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位当爸爸妈妈的,最害怕的是孩子“咳、咳、咳”声不断。咳嗽病程长,不容易好,特别是在孩子身上,更让人心焦。
寒冷的冬天,一个不注意,就会被寒风袭击,引起咳嗽。
今天,就一起看看咳嗽是怎么形成的?日常如何辨别和应对?
01咳嗽是怎么形成的?
咳和嗽是不一样的,咳是肺气上逆,所以它是呼吸系统的问题;而嗽是食气上逆,就是吃喝进喉咙的食物所产生的,所以它是消化系统的问题。
为什么这么说呢?
你咳嗽时,哪里最遭罪?是咽喉。
首先,咽喉上面连着两个入口,是口腔、鼻腔 ;下面连着两个管道,是气管和食道。正常情况人,空气走鼻腔进入咽喉;水和食物通口腔进入咽喉。
当水和食物进入口错了,进了鼻腔,会因呛着引起咳嗽;空气走了口腔,也会感觉心里冷冷的,打个喷嚏。
其次,气管下方连着的是肺,食道下方连着的是胃。
肺和胃对进入的东西,是有严格要求的。肺只能接受空气,而胃只能接受饮食。
肺有个娇脏,它不能接受任何有形的物质進去。任何有形的物质在里边,就会引起咳嗽,那是肺要把它排出去,否则肺就会受到伤害。
如果是因空气或食物,引起胃的咳嗽,就会咳着咳着想要吐。
《素问》里面說:“五臓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这要细究的话,几天都说不完。所以对于非专业医生的大家来说,最重要的是在早期能了解,咳嗽是因寒、还是热,是风还是湿造成的。
02日常如何辨别,外感风寒引起的咳嗽
《黄帝内经》上讲,诸病都是由内因和外因引起的。外因是自然界的六邪,风寒暑湿燥热。内因是因人的七情所伤,七情指喜、怒、忧、思、悲、恐、惊。
在冬天因外感风寒,引起的咳嗽是比较多的。
风寒咳嗽初期,在人身上上表现就是。喉咙痒、舌苔白,到第二至三天,会出现痰、鼻涕,嗓子红肿,进而有可能引发扁桃体炎。
根据咳嗽的时间来看,上午咳嗽,下午不咳嗽,是与脾胃想关;而白天不咳嗽或轻度咳嗽,凌晨1点至3点咳嗽厉害,则与肝胆相关;凌晨3点至5点,咳嗽得厉害,则与肺相关。
这里主要谈论的是,外感风寒引起的咳嗽,大都与肺相关。
03日常家庭应对
外感风寒引起的咳嗽,既然是和肺有关,那应对思路就是宣肺。
1.物理理疗
(1)揪痧
这是以前民间百姓常用的方法,又叫“扯痧”,就是手半握着,用食指与中指夹着皮肤和着肉,一提一提的扯起来。
有点像《还珠格格》里,容麽麽揪紫微背的样子。但“揪痧”并不是惩罚,它是通过手的力道,顺着经络,把体内的风邪寒毒,给带出来,让这些邪毒有个出路口。
由此可见,揪痧,是顺行的思路。
揪痧的位置,揪大椎、两侧颈椎、背后两侧肩胛处的膀胱经。
大椎穴属督脉,有疏风散寒之作用。
颈椎,就是脖子两侧。这里有人体淋巴系统,美容院常会按摩这里来排毒养颜。同时,它这里有督脉、足太阳膀胱经、少阳胆经和足阳明胃经经过,
揪这里,可以给风寒以出路。
背后两侧肩胛处的膀胱经,是人体最长的阳经。揪这里,有助于疏风散寒,提升人体阳气之作用。
(2)搓耳廓
耳朵上,几乎集结了人体所有脏腑的反应点,通过搓耳廓,搓至耳朵发热即可,可有效减缓咳嗽。
(3)刮痧
在身体的上臂、前胸进行刮痧处理,可以有效排寒祛风。当咳嗽时间长了,痰就会积在胃中,通过对前胸的刮痧处理,有效疏通任脉、及各个脏腑,能及时排出痰。
(4)捏脊
从上到下捏是排,从下到上是补。咳嗽有痰,就从上到下捏,捏到皮肤有点潮红、发汗即可。
(5)揉腹
这个对小朋友非常适用。
很多孩子咳嗽,往往伴有一定程度的积食,这时候给孩子顺时针36下,逆时针36下,可以排除积食,有助于减轻咳嗽。
2.日常食物解咳嗽
中医讲药食同源,在咳嗽初期,就可以通食疗的方法,让外感风寒的咳嗽消灭在萌牙中。
(1)葱根
用小葱或大葱的葱白,但必面带着根,洗净,煮水,趁热喝。一天,可喝二到三次。
注意的是,这个方法仅针对风寒引起的初期咳嗽,还没有痰时。
(2)丝瓜络
用干丝瓜络,洗净,切一段,煮水,可以当茶水饮,这个是清理身体垃圾的,可帮助祛除咳嗽。
(3)陈皮
陈皮的作用,主要是化痰。
有痰时,煮一把。
思路是灵活多变的,比如会揪痧的,就可以第一时间给咳嗽的人,煮上一碗葱根水,再揪痧。
孩子的话,可能不太接受有疼痛感的揪痧,可以用葱根水、揉腹、捏耳廓、刮痧一起用。
如果,咳嗽时间过长、过于严重,还是建议及时就医。
“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愿你三冬暖,愿你春不寒,愿你对付咳嗽有方法。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依灵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