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情节引人入胜、主题发人深思的书。
莉迪亚死了,可他们还不知道。
这是本文的开篇,非常吸睛,把读者的胃口一下子就吊起来。
接着,作者如剥洋葱一样,把导致莉迪亚死亡的原因层层剥开。
为什么会出这样的事呢?如同任何事一样,根源在父母。因为莉迪亚的父母,因为她父母的父母。因为很久以前,她的母亲就失踪过,她父亲把她母亲找回了家。因为她的母亲最希望与众不同,她父亲却最想要融入人群,而这两件事,都是不可能的。
莉迪亚出生于一个华裔家庭。她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妹妹。父亲詹姆斯•李是中国人,在大学里担任美国历史教授。母亲玛丽琳是美国人。
詹姆斯的父母都来自中国,到了美国后一直从事很卑微的工作。詹姆斯虽然生在美国,但他生就一张中国人的面孔,使他一直显得与众不同。而这种被人以异样的眼光看待的“与众不同”,正是詹姆斯竭尽全力要摆脱的。
相反,他的妻子玛丽琳渴望与众不同。玛丽琳有一个思想观念极为传统的母亲。玛丽琳不堪忍受她母亲对她思想的束缚,决意做一个反传统的新女性。为此她努力拼搏,梦想能当一名医生。
可是,玛丽琳在大三那年遇到了“与众不同”的詹姆斯,他们恋爱了。然后,他们很快结婚生子。玛丽琳因忙于照顾家庭,不得不把自己的梦想搁置了。
当莉迪亚五岁的时候,玛丽琳的母亲死了。玛丽琳在处理母亲后事的时候,惊恐地发现她正走在母亲的老路上。
我意识到,我现在的生活并不快乐。我头脑里总是憧憬着另一种生活,但实际情况却事与愿违。
玛丽琳有了这样的想法以后,她毅然决然抛下丈夫和孩子,重新回到大学,想要重拾自己八年前的梦想。
但天意弄人,九个星期以后,玛丽琳发现自己怀了她和詹姆斯的第三个孩子,只好无奈地又一次回归家庭。
回到家庭的玛丽琳开始把希望寄托在五岁的女儿莉迪亚身上。她希望女儿将来能当上医生,实现自己未能实现的梦想。
莉迪亚在重压之下长到十五岁。当她的哥哥内斯——家里唯一理解她的人——收到哈佛的录取通知书要离开家时,她精神崩溃了……
这本书的作者伍绮诗是一名美国华裔,从小在美国长大,是香港移民第二代。
《无声告白》是作者的长篇处女作,耗时六年才终于完成。
这本书一经出版便广受好评,不仅成为《纽约时报》畅销书,还被评为2014亚马逊年度图书桂冠。
这本书的特点是:故事情节的编排采用层层深入的方式,井然有序又精彩纷呈;故事节奏的推进由慢而快,直至高潮,最后以舒缓忧伤的结局收尾,给人以余音绕梁的感觉;人物的心理活动描写真实细腻,令人感同身受。
01 詹姆斯•李
詹姆斯是一名美国历史学博士,毕业于哈佛大学。但显赫的学历并没有给他增添自信,他独来独往,与周围的人格格不入。他渴望融入人群,却始终无能为力。
作为一名中国人的后裔,他深受自己身份的困扰。
在他求学期间,他因为自己的身份饱受屈辱;在他求职期间,他因为自己的身份失去了被哈佛录用的机会,最后只能在寒酸的米德伍德学院任教。
当他遇到玛丽琳的时候,他觉得她看上去是那么的普通和自然,她能够完美地融入人群。
正是因为这一点,詹姆斯在玛丽琳主动投怀送抱的时候,受宠若惊地接受了她。
在玛丽琳的身边,他感到安逸自在。当他躺在玛丽琳的怀抱中时,他感觉是美利坚这个国家对他敞开了怀抱。
詹姆斯是那么地不自信,以至于他常常担心玛丽琳有一天会后悔爱上他。这种担惊受怕到后来竟然变成了习惯。
他不愿去回想他当年贫穷屈辱的生活,不愿提及他卑微的父母(他们在他大二时已然过世)。因此在结婚的时候,他们达成了一条约定:
让过去的事情过去,停止问问题,向前看,决不向后看。
然而,有些东西避无可避。他的大儿子内斯活脱脱长成了他当年的模样:胆小自卑,整天只会看书,没有朋友,不参加任何社交活动。
詹姆斯不喜欢自己的过去,可是内斯却常常让他想起自己的过去。为此,他又恼火又无奈,只好选择忽视内斯,宠爱看起来与内斯完全不同的莉迪亚。
02 玛丽琳
玛丽琳身上有詹姆斯最羡慕的东西,她在人群中与常人无异,她可以毫不费力地融入人群。
然而,詹姆斯羡慕的这个特点偏偏是玛丽琳最想摆脱的。
玛丽琳有一个专制的母亲,她的青春期一直在反抗母亲。
然而,在一个家庭中,爱一旦成为枷锁,最好的办法并不是去对抗,而是去理解和包容。
玛丽琳的婚事遭到了母亲的反对,她们从此形同陌路。多年以后,当玛丽琳的母亲去世,玛丽琳再一次重回儿时的住所,她突然发现自己在与母亲的对抗中,把梦想丢失了。
于是,玛丽琳在冲动之下离家出走,一走九个星期。她的这次出走带给詹姆斯和两个孩子的恐惧是异乎寻常的。
03 莉迪亚
莉迪亚是父母的宠儿。她的哥哥内斯和妹妹汉娜都长得像爸爸,也就是说都长得像中国人。只有莉迪亚遗传了母亲的蓝眼睛。
莉迪亚的成长承载了父母对她太多的期待:詹姆斯希望莉迪亚能融入人群;玛丽琳希望莉迪亚将来当一名医生。
莉迪亚生活得很不快乐,她太恐惧了。
她害怕有一天母亲会再次消失,她父亲会因此崩溃,全家再次瓦解。从那年夏天母亲离家出走开始,他们家就处于岌岌可危的状态,全家人仿佛身处一座悬崖之上,摇摇欲坠。
从她的妈妈离家出走后回来的那天起,莉迪亚一直在做违心的事。
她唯唯诺诺地按照玛丽琳的意愿学习医学,把所有的课外时间用来啃读书本。
她根本没朋友,也没有时间参加社交。可是,为了让父亲觉得自己与同学关系融洽,她常常假装给朋友打电话。
莉迪亚就这样心惊胆战地活着。她的父母丝毫没有觉察到她的痛苦,只是一味把他们认为好的东西强加给她,却从不去想这些连他们自己都没做到的事,莉迪亚小小的年纪又如何做得到。
莉迪亚多么想摆脱对母亲的承诺,对自己许下新的诺言。她想让一切重新开始……
这正是书名下的小标题所表达的:
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无戒365极限挑战营 第161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