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让我爸妈拿起东西就揍,我还不如自己制作一个打起来没有那么疼的打娃神器。”
浩浩晚辅作业完成后,一直在拿手工材料在做手工,我过去问他做什么手工,得到的是这个回答,我又无奈又想笑。
“浩浩,所以你制作这个打娃神器的目的是什么?”
“打娃神器,打完孩子爸妈不心疼,孩子不肉疼。”
哈哈,这娃娃。看到他一本正经地制作“打娃神器”,我还真有点忍不住想笑。
而后,别的小朋友看到了,过来说,“啊,我上个星期就做了一个,我告诉老爸这是我做的,以后就拿这个打我。结果我爸拿起棍子就揍我,以前都是只是拿衣架敲的。”
“我也做了个,不过我妈妈从来不打我。我们拿去玩游戏了。”
“浩浩,你在里面再塞一团棉花,打起来,被揍的时候,假装很疼。这是我的经验。”
……
看到一群娃娃在讨论在家被揍经历以及如何避免被揍得疼的经验,我心想,这真是一群可爱的孩子们呀。但是那么可爱,为什么会被揍呢?
可能是他们在家和在辅导班是不同的状态吧,在家里总是行动自由一些的。
我小时候很少被揍。爸妈工作太忙啦,没时间收拾我,其实我也挺调皮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