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倒换,顾名思义,就是在阴阳这个层面上做文章。阴阳在黄帝内针的法则里,具体可以表现为上下、左右、前后、表里等形式。
阴阳倒换比较常用的是上症下取、下症上取。
比如在下焦的症,本来在对应的下焦取同气,可是出于安全考虑,肘膝以上禁针,倒换到上焦来取同气,这就是下症上取。
除了考虑安全因素,平时运用阴阳倒换方法,可以强化用针效果。比如中焦用针以后,可以在上焦继续用针;上焦用针以后,也可以在中焦继续用针。
举个例子来说,有个患者左侧胃痛,识证中焦,经络为阳明经、太阴经,按照法则左病右治,取右肘阳明经曲池穴、太阴经尺泽穴附近阿是穴,针入后,患者可能会说有好转,但是不适感还比较明显。
首先采用的方法一般是调针。如果调针后患者反映不适症状仍在,这时可以考虑阴阳倒换。
怎样倒换?肘部是中焦,再来一次下(中)症上取,也就是中焦改到上焦部位,取腕部的阳明经阳溪穴、太阴经太渊穴,这样就完成了一次倒换。
还能不能继续倒换?能。取掌部阳明经合谷穴、太阴经鱼际穴,是不是又是一次倒换?把手掌中间区域看作是中焦,从腕部倒换到掌部,正好又是一次上症下取。
还能不能继续倒换?答案还是能。一根手指是不是还可以分上中下三焦?黄帝内针处处是穴、处处是三焦,只要同气不丢,倒换也是法无定法。
当然,实际用针过程中没必要倒换这么多,但是这个灵活应用的思维必须牢牢建立。
这样一种上、中、下阴阳倒换的方法,实质还是对上病下治、下病上治、左病右治、右病左治、同气相求这些法则的灵活组合和运用。
上下能倒换,左右能不能倒换?当然能够,但是左病右治、右病左治这个定格不要违反,一般在同侧的左右进行倒换。
上下、左右能够倒换,前后自然也能倒换。
有次给一个患者治疗颈项疼痛,识证是上焦,经络为督脉、太阳经。患者是男性,取左手后溪穴、阳谷穴后,患者感觉还有不适,就取其列缺穴和阳溪穴各下一针,患者一下子就感到患处松了。
这就是后症前取,后面的督脉后溪穴倒换到任脉列缺穴,后面太阳经的症倒换到前面阳明经来取同气。
这样取符不符合法则?当然符合。上下、左右是阴阳,前后也是一对阴阳。
表里也是一对阴阳,所以表里也可以倒换。
再举个例子,很多女孩子特别在意脸上的痘痘,如果痘痘在两侧脸颊上,面口合谷求,在手上阳明经合谷穴或者二间穴、三间穴进针就可。如果觉得还想加强一下疗效,可以在太阴经鱼际穴再补上一针。
为什么呢?因为太阴经、阳明经是表里关系。阳明经上的症,同样可以在太阴经上来取同气,这就是表症里取。
反过来,太阴经上的问题,可不可以在阳明经上取同气,同样可以。
有次给一个患者治腰痛,识证在下焦,经络为太阳经,针刺后溪穴、阳谷穴后,患者扭腰时还有不适感,就在少阴经通里穴来了一针,针刚进去,患者说不适感没了。
太阳经和少阴经是一对表里,这个同样是表里倒换。
人体三阴三阳,共有三对表里关系,除了阳明经和太阴经、太阳经和少阴经,还有一对就是厥阴经和少阳经。
阴阳倒换求,常用的大致这么几种情况,但并不是说只有这几种情况。阴阳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阴阳倒换亦是不拘一格,万般变化在医者当下一念、临机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