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仁(1472-1529),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号阳明。儒家“心学”集大成者,王守仁与孔子、孟子、朱子并称为孔、孟、朱、王。
作为王阳明的崇拜者、阳明心学爱好者,我总是有股莫可名状的冲动,很想谈谈自己对阳明心学的一些看法。可是一来自觉对心学知之不多、认识不深;二来心学体系庞杂、不好言表;三来当下心学“门人”、“弟子”众多,妄自议论恐惹来不少口诛笔伐、掀起一场血雨腥风。另外,我非常赞同熊逸先生的观点,不要做叶公好龙式的读者,应当把阳明心学和阳明本人分开来看、分而论之,言下之意不要把心学当作成功学。因为王守仁做到了“三不朽”,普罗大众就蜂拥而至学心学,渴望借助心学实现人生理想、走上人生巅峰,如此做法无异于缘木求鱼。所以我只选取王阳明年轻时三个人生侧面讲讲对其本人浅薄的认识。
事件一:
明宪宗成化十八年(1482年),岁在壬寅,十一岁的王守仁随祖父王伦、父亲王华抵达京师,在父亲的安排下顺利入学。此时的王守仁在钱德洪《王阳明先生年谱》中描述为:“豪迈不羁”,黄绾《阳明先生行状》描述更为清晰:“性豪迈不羁,喜任侠”。也就是说十一岁的王守仁性格豪迈、不喜拘束,喜弄刀枪棍棒、打打杀杀,是一个再正常不过、活泼可爱的男孩儿。
这样一个孩子有天问私塾先生:“什么才是天下第一等事?”
先生答道:“当然是读书登第。”
而王守仁并不满意这个答案,认为“科举并非第一要紧事”,所以反驳道:“真正的第一等事应该是读书做圣贤。”
父亲王华听说了这段趣事后不禁失笑,对儿子打趣道:“你想做圣贤吗?”
人们据此事发掘王守仁天赋奇才的性格特征,说他从小立志、志存高远,更有甚者联系到“土木堡之变”,英宗被俘,给王守仁年幼的心灵带来巨大阴影,所以他从小忧国忧民,立志报国等等。实则不然,儒家教育本身就是读书学圣贤,这是彼时读书人都知道的常识,却很少有人真得相信,只不过当作一个笑话来看。好比现在有人问小孩子的理想是什么,孩子答道要做共产主义接班人一样。没人会把这样的答案当真。因而据此认为王守仁志向远大颇为牵强,我从这个侧面看到得是王守仁性格上的天真。
事件二:
弘治二年(1489年)十二月,在江西办完婚事的王守仁携夫人诸氏回老家余姚。途经江西广信时拜谒了名儒娄谅,娄谅向王守仁讲授了儒家“格物致知”之学。“格物致知”是儒家入门学问,更是科举考试考纲范围内的必备内容。“物有表里精粗,一草一木皆具至理”,可以通过格物致知之道通往“天理”,自然也是成圣成贤的途径。不过当时的读书人“知”和“行”严重背离,人们只是把知识当作应试工具,知道“圣人可以学得”,但少有人信,更没人去践行,儒家的知识完全沦为教条。
王守仁却因他的“天真”化理论为实际行动,真得去做了。
祖父王伦对竹子有种异乎寻常的喜爱,在自家屋外种满了青竹,常常吟咏其间,自得其乐。每当有客来访,在竹间寻到王伦,他会指着竹林解释说:“这就是我的直谅多闻之友,一天都离不开呀。”深受祖父影响,王守仁对竹子也有特殊的情节。所以当他为了实践朱熹的“格物致知”、穷物之理时,选择得就是竹子,王守仁下决心先穷竹之理。于是乎“格”了三天三夜的竹子,不但什么都没能发现,还因劳累过度病倒了。由此,王守仁对朱子的“格物”学说产生了极大怀疑,此事是哲学史上著名的“守仁格竹”。那年守仁十八岁,盯着竹子认认真真看了三天,有些人据此觉得王守仁愚蠢,而我从这一侧面看到得是王守仁性格上的倔强,不是中年人的顽固不化,而是那种少年人特有的刨根问底、不肯轻易放弃的倔强。
事件三:
弘治十年(1479年),大明北边蒙古骚扰甚繁、边疆骚动:三月,甘肃边境被掠;四月,大同云州卫被掠;五月,湖河川被掠,蒙古兵入寇大同。“当时边报甚急,朝廷推荐将才,莫不惶遽”。在这样的背景下,二十六岁的王守仁开始认真学习兵法,熟读兵书。后来王守仁科举及第、观政工部(在工部实习),受朝廷委派到河间出差,督造威宁伯之墓。在这期间,王守仁的心思也大多在兵事之上,这样的差事竟有了实践兵法的机会。
平时工人们干活,王守仁就坐在一旁拿果核排兵布阵、攻杀战守。待工人们休息时,王守仁便把他们召集起来,开始实际演练阵法、模拟战场进行进攻守备。有人据此说王守仁忧心国事,向往上阵杀敌,而我从这一侧面不但看到这些,还看到了他性格上的好玩。
三个侧面,展现在我眼前的是一个天真、倔强、爱玩的王守仁,三种性格特质集于一身,他所拥有的是一颗赤子之心。正因这颗赤子之心,王阳明在龙场活不下去之时,才会躺进他为自己打造的棺椁,从而“悟道”;正因有着这颗赤子之心,王阳明在平定宁王之乱后面对诸多谤议,有的却是“狂者胸次”;正因赤子之心,王阳明才会在临终前的“天泉证道”讲出“无善无恶心之体”的四句教;也正是有了这样一颗赤子之心,王阳明最终实现了自己十一岁时的理想,成为我国历史上真正“三不朽”的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