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总是觉得自己与别人无法沟通,有些人发现自己总是会莫名的卷入争吵之中,而且事后常常觉得自己是没有错的!
可是真的是这样吗?
小花正坐在沙发上看职称考试的资料,先生这时也坐到了沙发上打开电视看足球赛,还把电视声音调到很大,严重影响到了小花看书。被打扰到的小花皱起眉头就对先生喊到:“你是眼瞎了还是耳聋了?没看见我正在看书吗?电视声音需要开那么大吗?房间里没有电视吗?非要到客厅里来吵我。”先生发现自己确实是不对,立刻道歉:“不好意思,一时兴起,没注意到,我回房间去看去。”小花继续没好气的说到:“一时兴起,每次都是一时兴起就不顾别人。没注意到,次次都说没有注意到,我在你眼里就是一点位置都没有的,你就只顾着你自己开心,一点都不在乎我的感受。”老公耐着性子说:“好好好,都是我不对,下次我注意。”小花接口又说:“每次都是这样子说,下次还不是老样子,我看你就是狗改不了吃屎了。”老公这是也受不了的吼了出来:“不就是看个电视大声了一点,你至于这样吗?吵到你了,我不看总行了吧!我出去看不碍你的眼行了吧?”说完摔门而出,只留下满腹委屈的小花呆坐在那里独自难过。
小花认为:你错了,我只不过说了你两句,希望你长点记性,下次不要再这样,我说错了吗?就准你做错事,还不准人家说了吗?
姑娘,不是不准你说,不过我们能不能换种说法呢?
如果,你发现老公看电视的声音影响到你了,你希望他调小声一点,我们能不能这样说呢?
“亲爱的,我正在看明天要考试的复习资料呢,你可不可以把电视声音调小一点,声音太大会分散我注意力的,要不你到房间里看,关上门你开多大声都行。”
你看就这样一句话,其实已经解决问题了,而且皆大欢喜!
那些经常在沟通中陷入困境,甚至引发争吵的人,经常是因为言语的失当。
我们总是把最糟糕的表达方式给到了最亲密的人,不经思考、口无遮拦,丝毫不考虑言语的文明恰当,甚至极尽侮辱之能事。有些人甚至什么脏乱的话都会用在亲近的人身上。
诸如老不死的、杀千刀的、倒霉催的......
这些原本有十冤九仇的人才会骂出来的话,却被用来形容自己最亲近的人。就像小花一开口就质问先生“你是眼瞎了还是耳聋了?”这样的话真的合适吗?
又或者,先生在第一次道歉的时候,小花能见好就收的说:“谢谢老公,我也是因为紧张明天的考试,刚才语气重了点,不好意思哈!”
如果这样,事情也就到这里了,大家各得其所!
我们为什么要会习惯性的呈口舌之快呢?
因为我们喜欢赢的感觉,喜欢掌控的感觉,喜欢证明自己的感觉。可是我们都忘了,我们真正想要的是解决眼前的问题。
错误的表达方式,加上错误的情绪导向,原本很简单的事情都可以上升成一场战争。
不是别人无法沟通,而是自己沟通的方式不对,不是自己莫名其妙的卷入了争吵,而是自己亲手挑起了争吵。
想要避免这一切的方法其实很简单。
说话之前想一想你眼前想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再把当下的事实陈述出来:发生了什么,带来了什么影响,你希望的是什么样子,对方可以怎么配合你,配上一个商量的语气请求对方的支持。
只要是一个讲道理的人,都会做出响应的行为,战争也就无从谈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