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眉大叔的第42篇原创
眉叔平时会看一些书,好的书籍会把一些心得体会讲一讲。
这不前几天看了一本书,书名《终身成长》,一般这种书名像鸡汤的书,我是不看了,怕浪费时间,不过它在APP的排名很靠前,就抱着试一试的心情翻开了。
作者卡罗尔.德韦克,这本书是她的代表作,在书中,她用浅显易懂的语言描述了自己对人类两种思维模式的研究。固定型思维模式与成长型思维模式。
从孩子开始讲起,每个人在成长的时候,都会给自己竖立一个榜样,无论是父母,还是隔壁的大哥哥、大姐姐,还是各种文学影视里面的英雄人物。
这个榜样可以在我们人生的决定时刻为我们指明方向。
作者说,她接触到的一群孩子就是她的榜样,因为这群孩子知道人的能力是可以培养的,通过努力是可以成长的。
而通过这些努力,这群孩子正在变得越来越聪明,他们不会因为失败面气馁,反而认为这些不是失败,他们认为自己是在学习。
这进一步地让作者发现了,两种思维模式的存在。
而固有的模式,是人们自以为是地使用了智商测试,企图用这个工具来甄别孩子聪明不聪明。
而人们都忘记了,智商测试的发明者,起初只是为了鉴别出那些无法从公立教育获益的孩子,从而设计出新的教育计划,让这些孩子继续学习成长。
而大部分的教育者认为,智商决定了一切,甚至通过阶段性的考试成绩来划分班级和座位,学校不但分重点学校和普通学校,学校内还分为重点班和普通班。
在这种从上至下的思绪模式里,学生都有一个强烈的目标,就是让自己显得聪明而不是愚笨,谁还会在乎和享受学习的内容呢?
但是,这个世界上还存在着另外一种思维模式,成长型思维,这种思维模式建立在这样一种理念上:
你的基本能力是可以通过努力来培养的,即使人们在先天的才能和资质、兴趣或者性格方面有种各种各样的不同,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努力和个人经历来改变和成长。
考试成绩和对成就的评估只会告诉你目前这个学生处在什么位置,而不会告诉你将来他会达到什么高度。
那有人就说了,你的意思只要通过努力,任何人都会成功喽,只要他们具有一定的积极性和适当的教育,都能成为爱因斯坦或贝多芬喽!
其实并不是这样的,人类真正的潜能是未知的,人类在经过多年的热情、辛苦奋斗以及训练后,能够取得什么样的成就,是无法预知的。
文中举例,达尔文和托尔斯泰,这是人们熟知的文豪,还有著名运动员、演员、摄影家(恕我不一一列举名字),这些成功的人在小时候不但平平无奇,有的甚至被老师认为,没有才能,没有天赋。
也许天赋是通过后天努力,通过适当的方法,不断地磨练,才一点点闪亮的。
这些成功人士,当中大部分在童年时并不出色,在认真接受培训之前也没有展现出什么明显的天赋。
是他们持续不断的动力和投入,加上旁人对他们学习上的支持,带领他们登上顶峰的。
那两种不同思维的孩子会如何表现呢?
固定型思维的孩子往往会给自己打上标签,只要自己一次表现不好,考试不好,就会认为自己不够聪明,对自己失去信心,
而且他们认为努力暴露了自己的不足,证明了自己没有能力去完成某项任务。
而成长型思维的孩子认为自己就是一个初学者,你来到学校就是为了学习的,老师就是你学习的资源,失败并不能说明什么,努力学习可以让自己成长。
这里,眉叔提一下自己的女儿,今天刚刚10个月,在她9个月大的时候,还不会从40公分高的床上下来,现在她不但能够熟练的下来,而且床上如果有她想要的东西时,她还能自己奋力地爬上去。
是什么让女儿成长的这么快?
是永无止境的好奇,孩子的眼中真的有光,对什么物件都是好奇的,
在学会上下床之前,她一定也是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包括摔下来的嚎啕大哭,说起来还有点心疼。但是,并不妨碍她一次次的尝试,
她知道失败的意义么?还那么小,肯定不知道。
但是她不在乎失败,最终她学会了,成长了。这就是作者在文中开头所说的孩子,所说的榜样。
就像文中所讲,婴儿不会担心自己犯错误或者丢脸,他们向前走,摔倒,再站起来,他们就这样跌跌撞撞地前行。
讲到这儿,是不是觉得好多长大的孩子和成年人,还不如这蹒跚学步的孩童。
固定型思维的孩子,往往只会选择一些简单的任务,对于复杂的,他们避之不及。因为复杂的更容易失败,失败就意味着不聪明。
而成长型思维的孩子,对失败和惩罚反应更积极,他们能从困难的任务中感受到乐趣。
而且成长型思维的孩子知道,想让潜能之花绽放是需要一些时间的。他们会更耐心。
在经历失败后,固定型思维模式者尝试修复自尊的方法之一,就是去责备他人或者找借口。
而成长型思维者的想法完全不同,对于他们来说,即使天才,也要通过努力才能成功。无论你的能力多强,努力才能激发你的能力,让你取得成就。
当然,凡事没有绝对,努力并不代表所有,而且每个人的努力也并非建立在同样公平的前提之上。
那么是不是做事就要做你认为自己擅长的?
是的。你热爱自己的工作,才能更持久地深入下去。但是还有一种情况,你不擅长,也可以全心投入其中并坚持下去。
事实上,有的时候你投入一件事,恰恰是因为你不擅长做这件事。这是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一个非常好的特征。
那是不是说那些成功的人,他们的能力一定很强呢?
其实呢,也未必,比如莫扎特,他也是经历了10年的酝酿,才创作出了伟大 的作品。在此之前,他的作品甚至都不是原创,也不那么出色,实际上只是将其他作曲家的作品进行大块拼接而已。
这放在文章作品中,就是洗稿行为。
这里想说的是,有了正确的思维模式和正确的学习方法,人们可以成就很多意想不到的事。
想一想你心中的英雄,你认为他是个仅靠非凡的能力并没有付出什么努力就取得成功的人吗?现在去查一查事情的真相。
去看看他为了取得成就付出了多么大的努力,然后比以前更钦佩他。
想一想其他人比你强,你认为他们比你更聪明或更有天赋的时刻。现在考虑一下这个想法,
他们只是用了更好的学习技巧,自觉了更多内容,进行了更多练习,并跨越了障碍。你也可以做到这些,只要你愿意。
作者用了大量的案例来比对固定型与成长型思维的区别,只是想告诉大家,
固定型思维模式会限制人的成就,它让人们头脑中充满了干扰信息,让人们不屑于努力,毁掉学习策略,也会让其他人变成审判者而非我们的同伴。
无论我们是谈达尔文还是普通的大学生,想达成重要成就都需要明确的关注点、全身心的努力、无穷无尽的策略,还有学习中的同们。
这就是成长型思维模式能够给予人们的,也是成长型思维模式可以帮助人们发展能力并结出丰硕果实的原因。
这本书的理论不仅让你知道成功并非天赐,而是来自于自己的愿景。
相信并做到努力,能让你从现在起,更好的成长,让你离梦想更近,还不止这些,你还可以影响家人、朋友、同学、同事,
告诉他们,成功是可以追求的,美好是可以得到的!
一切失败与挫折都是你攀上高峰的垫脚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