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有人问我,你是学文科的吗,文笔挺好的。其实我是理科生,写文章就跟便秘似的,半天才能憋出一段,所以不要嫌弃我更新慢,我已经使出洪荒之力了。我的语文智能其实是低于常人的,也是八大天赋智能中自己最不喜欢的一项,不信请看下图我的测评报告。
我天生不喜欢写作,今天还能靠说话写字混口饭吃,这几年还不断有出版社约稿写书,得感谢一个人。那是我小学班主任、语文老师。她叫易思萍,三十岁左右,个子高高,眼睛大大。
朝气蓬勃,多才多艺
三十年前的小学老师文凭不高,但好象都挺有才艺,下课我们就喜欢围着她,听她弹琴和她一起唱歌。除了音乐好像易老师还喜欢体育的,我们做课间操的时候她就和隔壁班的老师比赛屈体摸脚尖。每次我们都会默默给她加油,赢了那个男老师我们内心都好欢喜,就好像是全班的胜利一样。
生动活泼,课堂有趣
有次学习量词,易老师带我们到操场围成圈,玩抛接篮球的游戏,谁要是接到球没有迅速准确说出一个带量词的3字词,比如“一棵树”、“一朵花”,就要表演节目。那节课我们玩得很开心,从来没想过语文课还能上成体育课,这样的授课方式特别适合慢热的体觉型的孩子。
有时上课我们也玩速读游戏,看谁先读完一段文字然后用自己的话总结出主要内容,我是反应速度比较快的视觉型孩子,每次都可以第一个完成,阅读速度和总结概括能力就是那时练出来的。
互动参与,师生平等
我们的有些作业也很有趣,比如每天收看新闻联播并做记录,早读课时轮流当一分钟小主播,用一句话概述你印象深刻的一条新闻,这很符合视觉型孩子的口味。虽然现在再也不看新闻联播了,但喜欢从时事新闻中获取信息的习惯却一直保留。
从二年级起每天要写日记,日记可以自创童话科幻故事,老师会选几篇认为比较好的在班上念,让小朋友们投票选出喜欢听下去的故事,这个同学就可以继续他的创作。每天的童话朗读既满足了听觉型孩子,又培养我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及参与感与自我表达。
还有一次小练笔是练习描写人物外貌,我们写熟悉的人的面貌特征,让老师猜写的是谁。厚颜无耻的我想写自己,把所有知道的形容美丽的词汇都用上了,什么明眸善睐、肤若凝脂、柳叶弯眉……,老师在我本子上只有一句话,你写的是你自己吧。我很开心又有点不好意思,原来在老师眼里我也很美好呀,只是自己那点自恋的小心思怎么一下就被识破了。
夯实基础,大量训练
别以为我们的作业都这么好耍,大量的家庭作业还是抄写生字、组词、造句。一个字不是写一两个,是写一整页,因此我们还发明了一只手同时握两只铅笔,这样就可以一写就两行了。这些大量重复的基础练习的作用就是,语文考试字词部分几乎不丢分。据说现在要求小学二年级以前不准布置书面作业,孩子的错别字普遍都很多,我想是不是跟基础训练少了有关呢?
(图:吴之知)
亲身示范,真情实意
再忆当年,我们每周有两次作文课,是两节语文连上。写作文的时候,易老师也会和我们一起写,写完她会念给我们听。有次主题是妈妈,我看到老师念的时候眼晴和鼻子都红了。有时易老师也会让我们自告奋勇准备些材料道具,做些小实验、小魔术,让大家观察练习描写细节过程。
易老师的身体力行的示范,让我们知道,作文也没有那么难,就是把自己的亲身经历、所感所悟表达出来。
充分授权,培养能力
当时老师还带我们办班级小报,几个字写得好、画画得好的同学主创,内容都是大家商量着创作编写的,有分工有合作,培养了我们的团队协作。看到自己的文字图画变成油印小报,同学们特别自豪。现在很多班级也会给孩子们做纪念册作文集,家长集结成册特别精美,但孩子参与的部分特别少,比起来还是我们那时晚上留到学校加班加点地刻印的小报更珍贵、更有意思。
深入沟通,注重品格
那时的老师还要家访,不吃请、不收礼,就是了解下孩子在家的表现状况。我记得易老师当时说你在家是不是骑到妈老汉儿头上拉屎拉尿啊,吓得我不敢开腔。老师真犀利,一眼就看穿我在校很乖,回家非歪。
易老师课下和学生的交流也很多,经常会问学习上有什么困难没,和同学有没有矛盾。她应该是很有女权意识的,我记得她跟我说过,你要做像你妈妈那样的女强人。这句话让我受宠若惊,我不觉得自己的妈妈有多高大上,但能得到老师肯定,是一件多么荣耀的事啊。我们春游,有辆大卡车擦身而过,我大叫“女司机!”。易老师看了我一眼,说女的就不能开卡车了吗?我读出来老师眼神的意味深长。
严格要求,温和坚定
易老师并不是随时都和蔼可亲的,记得有一次我上课说话,放学被留办公室。老师只说了一句话,你是个好学生,为什么要上课说话,你自己说?我啥也说不出来,就一直哭啊哭。那是一个冬天,办公室里有个火炉,老师坐在火炉这边默默看着我,我站在那边低头哭泣,从白天到天黑。直到我妈发现我没回家,摸黑找到学校来。没记错的话,那天是我7岁生日。从此以后,再也不敢上课分心了。不怒而自威,温和而坚定,一个好老师就应该让孩子又爱又怕。
在我成长的路上,除了父母,易老师是影响最深的。她为我打下良好的语文功底,让我在中学语文学得特别轻松,还在我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给我正确的引导。很多人不屑的三十年前的应试教育,在我看来那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老师教会我们的不仅是做题考试,而是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和人生价值观,在我们的文化敏感期(6-9岁)。
德国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真正的教育是用一棵树去摇动另一棵树,用一朵云去推动另一朵云,用一个灵魂去唤醒另一个灵魂。”在我心中,易老师就是这样的一棵大树,虽然她学历不高,虽然她只是西部地区一所城乡结合部的普通小学的普通教师。她可能没学过认知心理学,却会在课堂上因材施教,照顾不同感观学习方式的孩子;她不懂得翻转课堂、建构主义,却会在课堂上充分给予孩子尊重与表达;她收入不高,名气没有,却用如妈妈般的爱心和朋友般的信任收获了孩子的崇敬和喜爱。
如果您是小学老师,特别是语文老师,千万别觉得自己的工作低微平常,您可能会影响孩子一辈子,孩子会念您一辈子的好。老师这个职业的福报,并不是金钱可以衡量。
如果您是教育界领导,请千万别再搞什么教育改革、教学创新,让老师专注在孩子身上,专心上课,让教育回归本来的样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