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蒙卦:“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表面意思是说教育儿童应当让儿童主动向师者求学。深层的含义是,如果儿童没有求学的主动性,再好的老师、再负责的家长,使用再大的气力也未必能见其效。蒙卦这简短九个字,我也曾尝试理解,但终不解其味。读了《奶蜜盐》后,我犹如醍醐灌顶、云散月明的顿悟感。
张文质在文中说到,“这种自然的引导,是无须刻意进行的“不教之教”,同时也是最有力量、对人一生影响最为巨大的’无言之诏’”。
面对孩子的教育,我也时常反思,一方面,小时候,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民父母没有精力和能力辅导我的学习,另一方面,我们没有城市小孩优渥的生活条件,几乎是在漫天黄土和蔓草中长大的,不也考上重点大学了么?现在突然明白了些道理,父母客观上给我进行了“不言之教”。他们计划没有因为学习骂过我、打过我,但用疲惫的身影和满脸的褶皱告诉我,不读书,就得吃苦头,终生在土里刨食。不读书,你的人生就没有多少选择和回旋的余地,在生活面前你也将毫无尊严可言。
这不就是老子说的“多言数穷,不如守中”“无为无不为”么?
谢安的夫人教导儿子时,追问谢安:“怎么从来没有见你教导过儿子?”谢安回答说:“我经常以自身言行教导儿子。”
逸臣4岁的时候,喜欢听我睡前给他讲故事。于是我白天抽空看《史记》《资治通鉴》等书籍,晚上再把里面有趣的故事讲给他听,他听得津津有味。他写作业时,我就在旁边看书,睡觉之前我也会看会书。时长日久,我发现孩子慢慢喜欢上阅读了。最令我惊喜的是,他在几次作文里引用了历史故事、《增广贤文》等书籍里面的名言名句了。这说明了,他懂得学用结合了。这或许就是“行胜于言、不言之教”吧。
与之相反,进入四年级后,由于我自身的期望值过高,对孩子的认识出现了偏差,有点“拔苗助长”的意思。作业之外,我额外会给他布置一些作业。但我发现效果差强人意。孩子虽然没有硬抵抗,但却以软抵抗的形式来应付我。我一度接近崩溃。
一方面,我几乎把所有晚上的时间都用在辅导作业上,我希望能把毕生所学的知识、人生的经验教给孩子,希望他能够避开我犯过的错误、走过的弯路,以后更加自信、从容、快乐的生活。另一方面,孩子作业拖沓、卷面不整洁、做题随意、审题不仔细、漏题、做完不检查,今天指出了,明天又犯。等等。我忍不住吼他,打他。打完又觉得孩子可怜、心里内疚。下次又继续打骂,孩子越来越怕写作业,进入一个恶性循环。相比也有家长有类似的感受吧。
现在读了《奶蜜盐》,我心中的疙瘩也基本上解开了。万物生长有其规律,孩子成长有其过程。父母用力过猛可能会适得其反。如何让孩子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是一门大学问,也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这个暑假,我们打算安排孩子回老家“修理地球”,或者参加一次军训。毕竟,一百次絮絮叨叨,不如一次身体力行。每当我人生觉得没有意义时、工作感觉疲惫时,回一趟老家,看到老父老母的日渐弯曲的背影,内心也就豁朗许多。
教育孩子,是父母的一场自我修行,也是我们对自己童年时光的一次深情切回眸。相信孩子,与孩子一起成长,行不言之教,做无为而有为之事,其它交给时光,我们静待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