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硖石乡车壕村西南约2000米处,保存着一条崤函古道石壕段遗迹,为古代中原通往关中地区的咽喉,也是洛阳和长安之间的交通要道,乃“丝绸之路”上一处极其珍贵的道路遗产——
2023年1月26日下午,我和家人离开三门峡市区以后,沿着310国道向东,经过陕州区硖石乡,前往洛阳市新安县。古代,这里是崤函古道的必经之地,沿途留下众多的历史遗迹和传说故事。2014年6月22日,作为“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崤函古道石壕段遗址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大约下午5点多,我们到达崤函古道石壕段遗址。天色渐晚,寒风凛冽,周围看不见一个人影,跟其他世界遗产景区游人如织的景象形成鲜明对比。这里的游客服务中心大门紧锁,后边的山岭上,便是古道遗址。家人将车停在旁边的广场等待,我独自一人沿着小路,寻找上方的古道遗址。
顺着蜿蜒曲折的狭长小路,在路牌的指引之下,向上行走约500米,便到达遗址入口处。这里有一条全长约230米的石质路段,借助于自然形成的岩石修筑而成,呈西北—东南走向,最高处海拔676.8米,最宽处约8米,最窄处约5米。目前,这条古道从北向南分为三段,经过车轮长期辗轧,留下许多车辙痕迹。
1.北段
这条古道的北段大致呈东西走向,长约30米,宽约6米。西端与老洛潼公路相连,东端至北坡下的蓄水池,地势比较平坦,车辙痕迹明显。这里的蓄水池位于北坡下的东北角,平面呈椭圆形,直径约9米,深度约1米。古人利用自然形成的凹地,修建蓄水池收集雨水,供应行人和牲畜饮用。
2.中段
中段是这条古道遗址的主体部分,略呈东南—西北走向,先上坡,后下坡。北端自北坡下的蓄水池起,向南上坡,越过坡顶,至南坡下,长约170米。其中,北坡长约150米,坡度较大;南坡长约20米,坡度平缓。中段道路的宽窄变化幅度较大,最宽约9米,最窄约5米。
在北坡中部两侧有人工刻凿的台阶,台阶高度约0.5米,与道路中间相平。两条车辙中间突出的岩石上,有人畜长期踩踏形成的印迹,大小不同,深浅各异。
山坡顶部的古道修筑于一条壕沟内,长约40米,宽约8米,深约3米。这条壕沟以自然的山坡为基础,经过人工刻凿和车轮碾压形成,西侧的断壁上保留有人工使用钢钎刻凿的痕迹。据说,坡顶是两车道,中间为主车道,旁边为会车道。在山坡顶部南段,有一段是三车道,中间有一主车道,两侧各有一条会车道。
在山坡顶部的道路东侧,有一件清代龟形石碑座,北部有一个长方形的凹槽,曾经竖立的石碑已经遗失。根据此碑竖立的位置,碑文内容应该跟古道的修建有关。
在山坡顶部,有一条小路,延伸到东边的山顶上,那里残留有一块拴马石。这块拴马石呈椭圆形,一半埋于地下,一半裸露在外。整块拴马石以坚硬耐磨的青石雕凿而成,中间有一条贯通的圆形穿孔,好像牛鼻子一样,用来拴马的缰绳。目前,这件拴马石的年代不详,可能是明清时期的遗物,甚至可能早到隋唐时期。
如今,在这里专门修建起围栏,将这块小小的拴马石保护起来。站在此地,向下望去,古道的全貌尽收眼底。想当年,古人爬上山坡,在此拴马休息,俯瞰下方人来人往的道路,这是多么惬意的一幅画面。
3.南段
这条古道的南段略呈东西走向,长约30米,宽度不明。这里由中段折而向东,到东端的一处山沟止,路基表面覆盖一层红褐色沙土,看不见明显的道路和车辙痕迹。这段古道的尽头,还有一座蓄水池,由池体与排水沟两部分组成,跟北坡下方蓄水池的功能一样。
唐朝乾元二年(759),杜甫在赴任华州的途中,路过石壕村,投宿于此地。深夜,他目睹官吏抓人的景象,写下著名的《石壕吏》描述此事,让人们永远记住了“石壕”的地名。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