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学习的课程是转移到不同话题的谬误,这一课和工作生活的联系还蛮紧密的。
因为我们生活中经常会碰到被转移话题,但是却识别不出来,经过被别人把话题转移了,但是明明感觉到它们是不对的,却说不出来所以然,更没有办法驳倒他们。如果你们也和我一样,经常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节课程吧。
转移到不同的话题谬误主要分为两种情况:转移到不同话题和稻草人谬误。
什么是转移到不同话题呢?
举个例子,有人质疑华为是否在逼迫34岁以上老员工辞职。任正非的回应是:“网上传有员工34岁员工要退休,不知谁来给他们支付退休金?”30岁年轻力壮,不努力,光想着躺在床上数钱,可能吗?“
这就是在转移话题,我们问的问题是关于华为是否逼迫34岁以上老员工是否辞职的问题,但是任总却把话题转移到了30岁的员工努不努力的问题。
在工作和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我们要怎么识别呢?
第一,首先要牢记真正的论题。比如说,我们上面说到的华为的例子,论题就是华为是否在清退老员工,而不是30岁的员工是否努力。
第二,看看回答有没有正面回答问题。还是上面华为的例子,任总没有正面的回答华为是否采取了清退老员工的措施。
第三,如果正面回答了问题,要看他的理由是否与论题高度相关,是否偏离了论题。举个例子,你对你的下属说:你的这个方案我觉得不符合公司今后的规划,不予批准。你的下属给你的回答是:最近很多公司都在用啊,效果都很好啊。 在这里,回答没有围绕是否与公司未来规划来展开,而是说它在其他公司取得的效果。如果没有意识到回答的主题偏离了论题的话,很容易产生无效的沟通。
在识别了转移话题之后,要怎么去把话题重新转回来呢?如果很生硬的说”你在转移话题,别说这个了,回到正题吧“,这样会很尴尬。所以,我学到了两个好的话术:
1.对于比较严肃的话题,你可以说,”好的,你说的这个问题我明白了,那么对于刚刚的“。。。。。”话题,你是怎么看的呢?
2.对于相对轻松的话题,你可以说,“你说的也有道理,话说回来。。。。”
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就能把话题重新拉回来了。
第二种最为常见的转移到不同话题的谬误就是稻草人谬误。
何为稻草人谬误呢?它主要是指人们刻意的把某一个观点进行歪曲和夸张化,从而把它作为一个靶子,不断的去攻击他刻意树立起来的这个靶子。
举个例子,有人在会议上这样说:我不同意缩减推广预算,按照你的意思,公司就不对外宣传了?
这个就是明显的稻草人谬误,把缩减推广预算夸张到不对外宣传。树立的是不对外宣传这样一个靶子,然后就可以不断的攻击它树立的这样一个靶子。
还有比如说,你是一个不会也不喜欢喝酒的人,有人故意来刁难你,说“你不喝酒你就是看不起我们咯”。这就是在歪曲事实,把你不喝酒歪曲成了看不起他们,然后再以看不起他们为靶子不断的进行攻击。
那么,如果碰到稻草人谬误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答案其实很简单,就是我们要把这个有谬误的话题给立刻终止掉,重新澄清观点,然后回到本来的主题上来。
比如说,他说的是,你不喝酒就是看不起我们咯,你不要陷入他立的靶子看不起他们里面去,你要跳出来,告诉他们,你是不能喝酒的,这才是重点。以及如果喝了酒,会对你自己的身体造成怎样的影响。
又比如说,你在会上希望公司能做大型推广,有人变提出,只做推广是不是不打算提高产品质量了。这时候,你不要陷入他树立的靶子不提高产品质量上去。而是要说明做大型推广会带来什么好处,具体在大型推广上有什么安排,会投入什么资源,对产品质量并没有影响,从而说明他是在歪曲事实。
总的来说,当我们发现问题出现了偏移时,只要能够清晰的指出真正的论题是什么,真正的澄清问题,并且让讨论回到主题上来,就不会陷入无效沟通了。
2019-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