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我的前半生》很火,周围好多朋友都向我推荐了这部剧。怀着无聊不妨看一看的心态,我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把《我的前半生》看完了,却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这种剧会在当下圈占那么多观众,且不说最后大家对这部剧的评价怎么样,单从办公室大家讨论的热度和各大公众号相关推文的数量就可见一斑了。
我很少追连续剧,因为觉得戏剧总归是戏剧,看完了脑袋空空回到现实还是该干嘛干嘛,但或许还存留些浪漫主义和玛丽苏情结,每次不经意看这些剧又总会陷入剧情中,我也很理解为什么有那么多观众尤其是女性观众喜欢看这种电视剧,然而其中的缘由确是我一直想深入分析的。
前一阵子热播的《欢乐颂》和最近大火的《我的前半生》,安迪和唐晶这两个人物都引起了广泛的讨论——有颜值有才识、独立坚强、算得上是行业精英,她们代表的是大多数人渴望成为的行业上层精英,很多人终其一生奋斗事业,能够走上事业顶峰甚至成为行业精英翘楚的人却是少数。女性,某些情况下在职场上确是处于劣势,能够成为所在领域的上层精英人士更加难得,从角色设置上,以安迪和唐晶为代表的职场独立女性是吸引观众的法宝,看剧的绝大部分是女性观众,当在现实生活中无法达到的事业塔尖可以在剧中找到理想型,一定程度上这部剧就虏获了观众的注意力。
人们向往成为职场精英,现实中的职场精英却少之又少,人们通过电视剧达到了难以企及的职业成就。
亲情、爱情、友情,亘古不变的话题,永远是触及人们内心最柔软部分的利器。生活因为有了情感而更加美好,同时却也因情感滋生了许多苦恼。小三,世界上最遭人们厌恶的物种之一,尤其是已婚女性,她们对这个群体的认识比任何研究者都要深刻,社会对于和小三有关的话题也都一直处于高热度状态,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我的前半生》一开播就收获了大批关注,贡献收视率的绝大部分都是女性观众。人们分析着原生夫妻的心理变化,揣摩着“小三”的行为动机,不得不说,这种题材的电视剧满足了观众尤其是女性观众臆想、猜测的表达需求,电视剧创造了给予人们吐槽和谴责第三者的平台和契机。
有人说,爱是很难被掩埋的,因为发自心底,所以难以掩饰。如果真的喜欢一个人,你的神态、表情、举止都会出卖你,无论你再怎么掩饰。我们标榜恋爱自由、我们提倡追求真爱,当贺涵每每在罗子君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出现时,我们很难不被感动,确实,抛开贺涵是唐晶女友这一特殊身份,任何人站在罗子君的角度都很难不爱上贺涵:在你失业的时候为你物色合适的岗位,手把手为你制作专属简历,给你提供笔记学习专业知识,下暴雨被困高速时驱车接你,还为你备好热水毛巾和充电器,在你忙得不可开交的时候主动帮你照顾生病的孩子、生日的孩子和永远闹腾不停歇的家人,抛开一切道德的束缚和理性的因素,从内心最真实的情感出发,罗子君就会爱上贺涵。何况,剧中罗子君人物的设定是一个被前夫抛弃的离异中年妇女,在空窗期有一个如此多金帅气又体贴的男性朋友的帮助,不爱上他几乎不可能。
而这部剧最大的讨论点在于罗子君该不该和贺涵在一起,当追求真爱和真爱恰是闺蜜的男友这两个因素碰在一起之后,我们内心的天平会向哪边倾斜?看剧的人都会把自己代入成为罗子君,边追剧边弹幕、回过头和身边的同事朋友老公男友哈啦几句,这才是女性观众最热衷的事情。
在办公室和几个中年女同事聊起这部剧,我说:“我都因为贺涵被靳东圈粉了。”其中一个女同事看了我一眼:“那当然,谁不喜欢贺涵,又帅,又有钱,又体贴,还会哄小孩。”说完就走了,我听了,觉得这话没毛病,确实是这样,贺涵就是这样一个人设,没有年轻小伙各种花式撩妹技能,却满是干货,在你最需要帮忙的时候及时地伸出了有力的援手。这部剧的目标受众是中年或中青年的未婚或已婚女性,他们大多早已经历了恋爱的甜蜜期,又有很大部分即将经历、正在经历或经历过婚姻的平淡,褪去少女时期追求浪漫刺激的天真与情怀,她们更希望获取一种真实的、更切合实际的情感体验,这些,贺涵这个角色赋予了,而且,靳东把他演绎出来了。
《欢乐颂》和《我的前半生》,他们都属于情感剧,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说是职场剧,生活和工作,是我们生命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情感,永远牵系着每个人心底最柔软的部分,牵动着我们的神经,我们渴望真爱,却又被现实和理性束缚,所以我们挣扎;工作,有梦想的人很多,能实现梦想的人却不多,我们仰慕着那些未企及的成功,渴望下一个安迪和唐晶就是自己。
无论是看剧还是看书看电影,其实都是每个人对自己生活感悟的体现吧,在作品中重温自己有过的体验,填补自己缺失的曾经,这也是一种成长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