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B站up主衣戈猜想的视频《回村三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刷屏。
它给我带来的思考有二:对舆论的思考,对我们自己的思考。
视频中的二舅是独一无二的吗?不是,那个年代许许多多乡村里的普通百姓都是这样经受过苦难的。那为什么我们拍不出来?其一,视频中的多机位、精准剪辑、柔情配乐和极度治愈的文案。这样之下把这样的简单情节写的感人至深。其二,视频有平台的加持,冲上热搜。
当然,文学创作和艺术创作的基本功就是从最质朴简明的事情写出人生百态、风情万千。就像许多作家写的乡土文化,就比较类似。但我觉得这些文学创作和up主的视频相比,不同点有二。一是作家虽然卖文赚钱,但不会像up视频这样爆火,成为全社会的关注焦点;二,这些作家所写的文字不仅更加细腻,文学化更高,内涵也往往更丰富。只不过由于过去的网络传播不及现今,因此这样的作品并没有这样的视频爆火。
我可以相信up主刚发布视频时可能并未料想到他的视频会爆火。但主观上,可以看出up主倾注了许多心血,创作条件和经费也是许许多多up主所不能及的。客观上,如今这样的创作越来越少,热搜里面要么是政治事件,要么是鸡毛蒜皮的社会小事,却常常没有这样的人生故事。
除了网络传播的原因之外,这个视频爆火的另一原因就是当今社会下这样的温情的稀缺。人往往都是这样,表面云淡风轻,内心一片狼藉。当今的舆论无处不充斥着谴责、评论、爆料,每个人似乎都风风火火。但看完热搜,怼完评论,关掉手机之后,留下的空有空虚与虚无。我们真正需要的,是真正能够治愈我们自己的作品。
当然,up主的声明也非常值得考究。up主自己也未必料想得到如今的局面。但这样反衬出的无奈,也足见如今舆论走向与创作初衷渐行渐远。
但说实话,我也不知道舆论的未来将何去何从。玄奘寺的事情一出,大多数的回答都是情感宣泄,却很少有人真正去分析背后的底层文化入侵和监管的合理性。一个吴啊萍的身份,各种阴谋论纷至沓来。什么张井上与吴啊萍,明明是完完全全p出的图片。但试问有多少人真的去网上搜搜图片的真实与否呢?传真明明表示已经撤下排位,那网友拍的图片到底是何时拍的呢?这之间的细节又有多少人去探究呢?大家都忙于爆料、谴责,又有谁能够静静地思考呢?
同样的,如今的舆论越来越容易把问题放大。有积极的放大,比如up主的二舅视频。有消极的放大,比如在张小泉菜刀断裂后网友翻出许多天前的采访。有时造神,有时爆冷,有时先造神之后再踢下神坛。网络上真正的净土,又有多少呢?
up的视频治愈了千千万万的观众,却也将自己推上了风口浪尖。我通过它的刷频,看到的不仅是当下新一代人的焦虑和当今舆论中这样的冷静、温情的稀缺,还有我们这一代人站在时代的十字路口上前行的方向。
我从二舅身上看到的不只是乐观豁达,更有自我和解。在时代的洪流里,他只是沧海一粟。在宿命面前,他只能接受现实。但数年飞逝,他没有怪罪赤脚医生,没有怪罪时代,没有怪罪命运。他选择与自己和解。这是我们这代人最稀缺的东西。我们对待狼狈不堪的生活,更多的是选择默默承受抑或是避而不谈。江湖的尔虞我诈,家庭的你我责怪,生活的忙碌无望。面对诸多压力,我们又是怎么解决的呢?有的人可能是刷抖音找乐子,有的人可能是在网上抱怨抱怨职场的心酸,有的人可能是碌碌无为,熬夜焦虑,有的人可能是找一些所谓的治愈文学。而我们的内心真的得到治愈了吗?无非还是在风风火火地冷冷清清。
反观二舅,他是如何做的呢?他没有干出什么伟大的事情,只是少了一些怨天尤人,少了些伤春悲秋,少了些随波逐流。何以为“精神内耗”?内耗,说明这样的情绪来自自己。这正在“耗”我们的不是别人,就是自己。我前面提到了当今的我们是何其狼狈,对待它的时候又是何其的自欺欺人。我们前一秒批评人家卷王,后一秒自己却最先躺平。我们善于对别人评头论足,却少了对自我的重新审视。解决内耗的真正办法,是像二舅那样,与自我和解,消除内心深处的“耗”。
在最步履蹒跚的冰天雪地,坚毅地迈出一步,今生今世,何其值得。没有不堪面对的现实,只有不愿转头的自己。如今的舆论,要么充斥着阴谋论,要么就是把某人某事捧上神坛。因此,我不在意up主的创作取材是否真实,我也不在意up主是否真正名利双收。单就视频而言,up主用最轻柔的语气,讲出了最真实的人生。
这个视频的刷屏,揭示了当今的社会现状,也指明了我们应该追求的方向。不免有人觉得视频中的话语虚伪空浮,但至少于我看来,up主在这样的一个时代中,说出了最治愈的话语。
我们见过大国之间的竞争,见过人类登月的壮阔。我们见过苍生百姓,我们也见过纸醉金迷。但我想说,与其见过天地,不如见过自己。面对我们见到的,保持一份冷静和沉着。面对我们没见过或内心深处不愿见到的,多一分坦然,多一份安慰,多一份自我和解。up主不希望有人去打扰远在山村的二舅,看到视频就行,或许就是希望我们,把他的言行精神,当作我们前行路上的指路明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