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年46岁,第一学历是中技毕业。
20多年前我技校毕业,进入一家国企。当时国企是妥妥的铁饭碗。从农村出来的我,一下子进入一个工作条件好、生活设施完善的大型国企,那种幸福感是满满的。
让我感到自己起点低,和别人有差别的是一起进厂的大学生。同一天进厂,他们是坐办公室的,是管理人员,而我天生就是要下现场干实际操作的工作,又脏又累倒没什么,那种身份的差异感让我很受挫。
知道了差距,只有努力了。于是我报考了自修学习。一边工作,一边一点一点学习,前后用了十年,把汉语言专科和本科全部几十门课程考了下来,拿到了本科文凭。
学历并不能改变命运,只有你把知识变成业绩,才会有回报效果。
那几年,我偶尔会向企业报投一些小稿,在那个时代,在那个车间里,能在报纸上发表一篇文章,是一件引人注目的事情。同事领导都会对你刮目相看。
在此过程中,我有几次因为工作的事情感到失望和郁闷,每次在我几乎绝望的时候,就会有我在企业报甚至是行业报上发表的文章和图片出现。这些小喜悦成了我的心理支撑,给了我改变命运的勇气。
终于有一次,企业重组,我自告奋勇去了一家前途并不明朗的新单位。当时唯一的念头是,新单位机会多,说不定能做自己喜欢的工作。
果不其然,在新单位,由于我会写稿子的基础,得到了领导的重视,给我安排了一些我原来觉得自己高攀不上的办公室工作。
这样工作了几年,工作又到了天花板和瓶颈期,每天需要面对各种琐事,而且成长性不高。我再次陷入了职业困境。
正好此时,集团总部有借调人员的机会,工作是报纸编辑。我权衡再三,选择了在45岁以后,毅然背景离乡,来到京城,靠着一点点基础,在老师的帮助下,从事着报纸编辑工作。
在这个工作过程中,我慢慢梳理了自己这些年的经历:每次职业生涯的进步,都是因为自己能写点东西。每一次因为工作生活不如意烦恼的时候,大多都是读书和写作帮助走出来。读书和写作已经成为我生活中和家人和朋友一样重要的事情,甚至有些家人朋友都解决不了的问题,写作可以。比如可以充实地度过时光,可以表达内心真实的情感和想法……
我2006年开始写博客,2017年开始写个人公众号,前段时间开始写简书,已经坚持30多天的日更,最近开始在今日头条坚持写文……
回头看看,虽然这些年写的东西基本算垃圾文,但我却已经从中受益匪浅。
一个人一生总要为一个目标活着,我的目标就是余生能从容地写出越来越好的文字。
就像叶老师说得那样,不要被大目标吓倒,也不要想那么远,每天进步一点点,目标慢慢就会实现。
46岁虽然不算年轻,但以一百岁为目标路还很长。我相信只要坚持不懈,我的目标应该能实现。